中国刑罚史研究三十五年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7-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第一章 刑罚种类的研究 | 第17-35页 |
第一节 生命刑研究 | 第17-22页 |
一、斩、绞刑的研究 | 第17-20页 |
二、其他死刑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身体刑研究 | 第22-25页 |
一、奴隶制五刑中的身体刑研究 | 第22-24页 |
二、封建制五刑中的身体刑研究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自由刑研究 | 第25-31页 |
一、徒刑研究 | 第26-28页 |
二、流刑研究 | 第28-31页 |
第四节 财产刑和资格刑研究 | 第31-35页 |
一、罚金与赎刑研究 | 第31-33页 |
二、禁锢与除免研究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刑罚的裁量、执行、消灭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刑罚的裁量研究 | 第35-37页 |
一、累犯研究 | 第35-36页 |
二、自首研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研究 | 第37-39页 |
一、减刑与假释研究 | 第37页 |
二、赦免研究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 第39-43页 |
一、死刑复核研究 | 第39-40页 |
二、刑罚思想研究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中国刑罚史研究之评析 | 第43-55页 |
第一节 研究特点之评析 | 第43-47页 |
一、研究成果更多 | 第43-44页 |
二、研究范围更广 | 第44-45页 |
三、研究更深入 | 第45-46页 |
四、评价更客观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研究主体之评析 | 第47-49页 |
一、规模逐渐壮大 | 第48页 |
二、结构逐渐完善 | 第48-4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之评析 | 第49-51页 |
一、史学研究法 | 第50页 |
二、法学研究法 | 第50-51页 |
第四节 成果载体之评析 | 第51-55页 |
一、法学期刊 | 第52-53页 |
二、其他期刊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中国刑罚史研究之展望 | 第55-65页 |
第一节 研究领域之展望 | 第55-58页 |
一、加强对近代刑罚史的研究 | 第55-56页 |
二、加强对新中国刑罚史的研究 | 第56-57页 |
三、加强对五刑的研究 | 第57-58页 |
四、加强对刑罚思想的研究 | 第5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之展望 | 第58-62页 |
一、加强法理研究 | 第59-60页 |
二、加强比较研究 | 第60-61页 |
三、加强实证研究 | 第61-62页 |
第三节 研究主体之展望 | 第62-65页 |
一、加强青年队伍 | 第62-63页 |
二、加强团队合作 | 第63页 |
三、加强跨学科研究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