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1.1 壳聚糖概述 | 第14-15页 |
1.2 壳聚糖性质 | 第15-16页 |
1.2.1 基本性质 | 第15页 |
1.2.2 吸附性 | 第15页 |
1.2.3 吸湿性和保湿性 | 第15页 |
1.2.4 成膜性 | 第15-16页 |
1.3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第16-19页 |
1.3.1 酰化反应 | 第16页 |
1.3.2 醚化反应 | 第16-17页 |
1.3.3 烷基化反应 | 第17页 |
1.3.4 羧甲基化反应 | 第17-18页 |
1.3.5 季胺化反应 | 第18页 |
1.3.6 交联改性 | 第18-19页 |
1.3.7 接枝共聚 | 第19页 |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19-22页 |
1.4.1 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2 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4.3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4.4 在生物医学材料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4.1 医用敷料 | 第21页 |
1.4.4.2 膜材料 | 第21页 |
1.4.4.3 生物工程和组织工程材料 | 第21-22页 |
1.5 水凝胶概述 | 第22-25页 |
1.5.1 水凝胶分类 | 第22-23页 |
1.5.2 水凝胶的制备 | 第23-25页 |
1.6 水凝胶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 | 第25-26页 |
1.6.1 创面敷料 | 第25页 |
1.6.2 药物缓释载体 | 第25-26页 |
1.6.3 组织工程材料 | 第26页 |
1.7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7.1 本课题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1.7.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O-羧甲基壳聚糖/林可霉素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8-45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5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1.1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2.1.2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2.2.2 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第30页 |
2.2.3 O-羧甲基壳聚糖/林可霉素水凝胶的制备 | 第30-32页 |
2.2.4 EDC/NHS交联原理 | 第32-33页 |
2.2.5 O-羧甲基壳聚糖和O-羧甲基壳聚糖/林可霉素水凝胶的表征 | 第33页 |
2.2.5.1 O-CMCS和水凝胶的FTIR | 第33页 |
2.2.5.2 O-CMCS和水凝胶的SEM | 第33页 |
2.2.6 O-羧甲基壳聚糖/林可霉素水凝胶溶胀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2.7 O-羧甲基壳聚糖/林可霉素水凝胶抑菌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2.2.7.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4页 |
2.2.7.2 菌种活化 | 第34页 |
2.2.7.3 菌种选育 | 第34-35页 |
2.2.7.4 抑菌试验 | 第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2.3.1 CS,O-CMCS和水凝胶的FTIR表征 | 第35-36页 |
2.3.2 CS,O-CMCS和水凝胶的SEM表征 | 第36-38页 |
2.3.3 O-羧甲基壳聚糖/林可霉素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第38-42页 |
2.3.3.1 水凝胶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溶胀性能 | 第38-39页 |
2.3.3.2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3.3 O-CMCS浓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4 O-羧甲基壳聚糖/林可霉素水凝胶的抑菌性能 | 第42-44页 |
2.3.4.1 林可霉素浓度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4.2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2.3.4.3 O-CMCS浓度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5-61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46-47页 |
3.2.1.1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3.2.1.2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3.2.2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的制备 | 第47-48页 |
3.2.3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4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及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第49页 |
3.2.4.1 PAMAM和水凝胶的FTIR | 第49页 |
3.2.4.2 水凝胶的SEM | 第49页 |
3.2.5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力学性能测试 | 第49页 |
3.2.6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溶胀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3.2.7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抑菌性能测试 | 第50页 |
3.2.7.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50页 |
3.2.7.2 菌种的活化 | 第50页 |
3.2.7.3 菌种的选育 | 第50页 |
3.2.7.4 抑菌试验 | 第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3.3.1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FTIR表征 | 第50-51页 |
3.3.2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第51-52页 |
3.3.2.1 水凝胶的FTIR表征 | 第51-52页 |
3.3.2.2 水凝胶的SEM表征 | 第52页 |
3.3.3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的力学性能 | 第52-53页 |
3.3.4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第53-57页 |
3.3.4.1 树形分子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4.2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4.3 羧丙酰壳聚糖浓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5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羧丙酰壳聚糖水凝胶的抑菌性能 | 第57-60页 |
3.3.5.1 树形分子共混比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5.2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5.3 羧丙酰壳聚糖浓度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1-76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6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61-63页 |
4.2.1.1 主要试剂 | 第61-62页 |
4.2.1.2 主要仪器 | 第62-63页 |
4.2.2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 | 第63页 |
4.2.3 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制备 | 第63-64页 |
4.2.4 壳聚糖季铵盐及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表征 | 第64-65页 |
4.2.4.1 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的测定 | 第64-65页 |
4.2.4.2 HACC和水凝胶的FTIR | 第65页 |
4.2.4.3 水凝胶的SEM | 第65页 |
4.2.5 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4.2.6 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抗菌性能测试 | 第66页 |
4.2.6.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66页 |
4.2.6.2 菌种的活化 | 第66页 |
4.2.6.3 菌种的选育 | 第66页 |
4.2.6.4 抑菌试验 | 第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4.3.1 壳聚糖季铵盐的取代度 | 第66-67页 |
4.3.2 壳聚糖季铵盐及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表征 | 第67-69页 |
4.3.2.1 HACC和水凝胶的FTIR表征 | 第67-68页 |
4.3.2.2 HACC和水凝胶的SEM表征 | 第68-69页 |
4.3.3 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测试 | 第69-73页 |
4.3.3.1 取代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3.2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4.3.3.3 HACC浓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4 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的抑菌性能 | 第73-75页 |
4.3.4.1 取代度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4.3.4.2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74页 |
4.3.4.3 HACC浓度对水凝胶抑菌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