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生物聚合物材料的性质 | 第10-11页 |
1.3 生物聚合物材料的主要应用 | 第11-13页 |
1.3.1 食品领域 | 第11页 |
1.3.2 石油工业领域 | 第11-12页 |
1.3.3 医学领域 | 第12页 |
1.3.4 日用化工领域 | 第12页 |
1.3.5 建筑领域 | 第12页 |
1.3.6 其他领域应用 | 第12-13页 |
1.4 生物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17-31页 |
2.1 原材料 | 第17-23页 |
2.1.1 沥青 | 第17-19页 |
2.1.2 无机改性剂 | 第19-20页 |
2.1.2.1 蒙脱土 | 第19页 |
2.1.2.2 LDHs | 第19页 |
2.1.2.3 石墨 | 第19-20页 |
2.1.2.4 矿粉 | 第20页 |
2.1.3 温轮胶 | 第20-21页 |
2.1.4 黄原胶 | 第21-22页 |
2.1.5 结冷胶 | 第22-2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2.2.1 生物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2 相关的性能测试 | 第24-27页 |
2.3 生物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生物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研究 | 第31-54页 |
3.1 动态剪切流变仪的相关理论 | 第31-33页 |
3.2 温度扫描试验 | 第33-41页 |
3.2.1 生物聚合物对沥青高温车辙因子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2 高温下生物聚合物对沥青复合模量及相位角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3 低温下生物聚合物对沥青复合模量及相位角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蠕变试验 | 第41-47页 |
3.3.1 蠕变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3.3.2 蠕变变形 | 第43-45页 |
3.3.3 蠕变劲度模量 | 第45-47页 |
3.4 动态粘度试验 | 第47-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生物聚合物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66页 |
4.1 温轮胶对不同无机改性剂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63页 |
4.1.1 软化点 | 第55-56页 |
4.1.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第56-63页 |
4.2 不同掺量的温轮胶对SBS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生物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研究 | 第66-81页 |
5.1 老化沥青的试验方法 | 第66-67页 |
5.2 生物聚合物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67-72页 |
5.2.1 生物聚合物对老化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5.2.2 生物聚合物对老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5.2.3 老化指数 | 第70-72页 |
5.3 生物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2-79页 |
5.3.1 研究方法 | 第72-73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3-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