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32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6页 |
1.2 FEL-THz源的时域诊断方法 | 第16-24页 |
1.3 FEL时域电光诊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9-32页 |
2 THz电光采样中的非线性光学理论 | 第32-50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THz场致Pockels效应 | 第32-37页 |
2.3 电光过程的频域描述 | 第37-41页 |
2.4 超短激光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 | 第41-42页 |
2.5 高斯光束的传输变换 | 第42-45页 |
2.6 THz波的衍射传播 | 第45-4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电光过程中采样激光的宽谱效应 | 第50-64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电光响应函数 | 第51-53页 |
3.3 采样激光的宽谱效应 | 第53-56页 |
3.4 宽谱激光器的THz电光采样实验 | 第56-59页 |
3.5 厚晶体中的色散补偿 | 第59-60页 |
3.6 高频下电光采样过程中的宽谱效应 | 第60-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HUSTFEL-THz源电光诊断系统设计 | 第64-92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THz波的电光采样诊断设计 | 第64-80页 |
4.3 电子束纵向分布的电光采样诊断设计 | 第80-81页 |
4.4 相干渡越辐射的诊断设计 | 第81-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5 HUSTFEL-THz源电光诊断系统的分析模型与反卷积算法 | 第92-108页 |
5.1 引言 | 第92页 |
5.2 HUSTFEL-THz源光学诊断的理论模型 | 第92-97页 |
5.3 HUSTFEL-THz源电子束诊断的理论模型 | 第97-98页 |
5.4 电光信号恢复的反卷积算法 | 第98-10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6 电光采样平台的研制与测试 | 第108-124页 |
6.1 引言 | 第108页 |
6.2 电光采样平台研制 | 第108-117页 |
6.3 基于光电导天线的测试结果 | 第117-12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4-128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124-12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25-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