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共性技术扩散机制及其促进路径研究--以浙江省典型产业集群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章节安排第14-16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第16页
    1.6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文献综述第17-31页
    2.1 共性技术第17-21页
        2.1.1 共性技术的概念和分类第17-18页
        2.1.2 共性技术的特性第18-20页
        2.1.3 共性技术的研究领域第20-21页
    2.2 技术扩散第21-27页
        2.2.1 技术扩散的概念第21-22页
        2.2.2 技术扩散理论第22-24页
        2.2.3 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2.2.4 技术扩散机制第25-27页
    2.3 QCA研究方法第27-30页
        2.3.1 QCA的四种分析方式第28-29页
        2.3.2 QCA的分析逻辑及操作第29页
        2.3.3 QCA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的比较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共性技术扩散分析第31-40页
    3.1 共性技术供给及扩散类型第31-32页
    3.2 共性技术扩散特征第32-33页
        3.2.1 知识传播性第32页
        3.2.2 独特网络性第32-33页
        3.2.3 政府干预性第33页
    3.3 共性技术扩散的多重失灵第33-34页
        3.3.1 市场失灵第33页
        3.3.2 组织失灵第33-34页
        3.3.3 制度失灵第34页
    3.4 共性技术扩散影响因素分析第34-38页
        3.4.1 共性技术的自身属性第34-35页
        3.4.2 技术供给方第35页
        3.4.3 技术需求方第35-36页
        3.4.4 扩散环境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研究设计第40-48页
    4.1 样本选择第40页
    4.2 问卷设计第40-45页
        4.2.1 问卷的设计过程第40-41页
        4.2.2 问卷的基本内容第41页
        4.2.3 问卷的可靠性设计第41-42页
        4.2.4 变量测度第42-45页
    4.3 问卷发放与收集第45-46页
    4.4 变量赋值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实证分析第48-62页
    5.1 信度检验第49-50页
    5.2 效度检验第50-53页
    5.3 QCA分析第53-55页
    5.4 高阶构型分析第55-59页
    5.5 促进共性技术扩散的建议第59-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2-65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62页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第62-63页
        6.2.1 理论贡献第62-63页
        6.2.2 实践意义第63页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资源、空间溢出与城市发展--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作业成本法和CVaR价值风险的农产品合作社创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