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 藏地纪录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1 关于纪录片叙事的研究 | 第7-8页 |
1.2.2 关于西藏题材纪录片的研究 | 第8-9页 |
1.2.3 关于纪录片《极地》的研究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2 纪录片《极地》的叙事内容概要 | 第12-25页 |
2.1 叙事主题 | 第12-18页 |
2.1.1 极端生存环境,极致生存勇气 | 第12-15页 |
2.1.2 极致之道,人和天地 | 第15-18页 |
2.2 叙事元素 | 第18-25页 |
2.2.1 人物事件及相关元素 | 第18-23页 |
2.2.2 故事场景及相关元素 | 第23-25页 |
3 纪录片《极地》的叙事思维 | 第25-37页 |
3.1 导演思维:基于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 | 第25-32页 |
3.1.1 人物的选取:勇敢面对生活的个体 | 第25-27页 |
3.1.2 关于摆拍:人物的故事冲突符合在当前客观生存环境的构想 | 第27-28页 |
3.1.3 镜头调度:每个镜头背后的目的 | 第28-31页 |
3.1.4 创作主题与价值观的传达:文化气质的艺术表达 | 第31-32页 |
3.2 观众思维: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 第32-37页 |
3.2.1 受众研究与观众心理 | 第32-34页 |
3.2.2 时代夹缝中的社会认同与自身价值 | 第34-37页 |
4 纪录片《极地》的叙事结构 | 第37-47页 |
4.1 宏观叙事结构框架 | 第37-43页 |
4.1.1 板块式平行并列:单位信息量操纵注意力经济 | 第37-39页 |
4.1.2 分总式结构串联:场景闪回与人物采访 | 第39-43页 |
4.2 微观叙事关系分析 | 第43-47页 |
4.2.1 双线叙事:用人物故事带出认知信息 | 第43-44页 |
4.2.2 回环叙事:用相似引发联想 | 第44-47页 |
5 纪录片《极地》的叙事策略 | 第47-56页 |
5.1 隐性叙事方面 | 第47-52页 |
5.1.1 故事化的非虚构叙事 | 第47-48页 |
5.1.2 群像化的人物塑造 | 第48-49页 |
5.1.3 悬念化的情节设置 | 第49-51页 |
5.1.4 情感化的环境渲染 | 第51-52页 |
5.2 显性叙事方面 | 第52-56页 |
5.2.1 视觉语言 | 第52-54页 |
5.2.2 听觉语言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