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1.2.1 国外及国内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2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4.2 案例研究法 | 第17页 |
1.4.3 实地调查法 | 第17-18页 |
2.期货公司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 第18-24页 |
2.1 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 | 第18页 |
2.2 风险评估对期货公司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2.3 期货公司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 第19页 |
2.4 期货公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19-22页 |
2.4.1 净资本 | 第20页 |
2.4.2 净资本与风险资本准备总额比例 | 第20-21页 |
2.4.3 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 | 第21页 |
2.4.4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 | 第21页 |
2.4.5 负债与净资产比例 | 第21-22页 |
2.4.6 结算准备金 | 第22页 |
2.5 风险评估指标对期货公司风险评估的作用 | 第22-24页 |
3.A期货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4-33页 |
3.1 A期货公司的概况 | 第24-26页 |
3.2 A期货公司的经营情况 | 第26-28页 |
3.3 A期货公司面临的内外部风险 | 第28-33页 |
3.3.1 A期货公司的内部风险 | 第28-29页 |
3.3.2 A期货公司的外部风险 | 第29-31页 |
3.3.3 风险评估指标与各类风险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4.A期货公司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 第33-43页 |
4.1 A期货公司净资本分析 | 第33-37页 |
4.2 A期货公司净资本与风险资本准备总额比例分析 | 第37-38页 |
4.3 A期货公司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分析 | 第38-39页 |
4.4 A期货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分析 | 第39-40页 |
4.5 A期货公司负债与净资产比例分析 | 第40-41页 |
4.6 A期货公司结算准备金分析 | 第41页 |
4.7 小结 | 第41-43页 |
5.A期货公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43-47页 |
5.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5.1.1 现行指标体系对A期货公司风险覆盖不够全面 | 第43页 |
5.1.2 推出商品期权后,原有风险指标将不满足风险评估的管理需要 | 第43-44页 |
5.1.3“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没有准确反映出A期货公司的风险状况 | 第44页 |
5.1.4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没有考虑指标与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性 | 第44页 |
5.1.5 针对各指标没有设定相应的权重 | 第44-45页 |
5.2 A期货公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5.2.1 净资本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保证金的需要 | 第45页 |
5.2.2 净资本实力与日渐扩大的业务规模不相适应 | 第45页 |
5.2.3 公司目前没有一套测试风险的工作机制 | 第45-47页 |
6.对A期货公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的建议 | 第47-50页 |
6.1 优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 | 第47-48页 |
6.1.1 将“保证金”项目纳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47页 |
6.1.2 放松对“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的评估要求 | 第47-48页 |
6.1.3 针对各指标设定相应的权重 | 第48页 |
6.2 对A期货公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应用过程中的建议 | 第48-50页 |
6.2.1 及时补充资本或控制业务规模 | 第48-49页 |
6.2.2 建立压力测试工作机制 | 第49-50页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