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炔烃和烯烃参与的自由基氧化偶联反应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1 绪论第11-45页
    1.1 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概述第11-16页
        1.1.1 自由基的产生方式第11-13页
        1.1.2 自由基参与成键的基元反应第13-16页
    1.2 自由基与烯烃或炔烃的直接偶联反应研究进展第16-36页
        1.2.1 通过自由基烯基化实现烯烃C(sp~2)-H官能团化第17-32页
        1.2.2 通过自由基炔基化实现炔烃C(sp)-H官能团化第32-36页
    1.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1.4 参考文献第37-45页
2 多金属催化末端炔烃参与的自由基氧化炔基化反应第45-103页
    2.1 引言第45-47页
    2.2 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47-4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8-68页
        2.3.1 非活化烷烃的C(sp~3)-H氧化炔基化反应发展第48-54页
        2.3.2 烯醇氧化环化产生的四氢呋喃甲基自由基的炔基化反应发展第54-57页
        2.3.3 偶氮二烷基腈分解产生的α-腈基烷基自由基的炔基化反应发展第57-58页
        2.3.4 过氧苯甲酸叔丁酯分解产生的甲基自由基的炔基化反应发展第58-59页
        2.3.5 脂肪醛氧化脱羰产生的烷基自由基的炔基化反应发展第59-60页
        2.3.6 多金属催化自由基氧化炔基化的反应机理研究第60-68页
    2.4 本章小结第68页
    2.5 实验部分第68-71页
        2.5.1 仪器及试剂第68页
        2.5.2 实验步骤第68-71页
    2.6 化合物描述第71-95页
    2.7 参考文献第95-103页
3 锌催化末端炔烃与醛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第103-126页
    3.1 引言第103-104页
    3.2 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0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104-111页
        3.3.1 反应条件的探索和优化第104-106页
        3.3.2 底物拓展第106-109页
        3.3.3 机理探讨第109-111页
    3.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3.5 实验部分第112页
        3.5.1 仪器及试剂第112页
        3.5.2 实验步骤第112页
    3.6 化合物描述第112-121页
    3.7 参考文献第121-126页
4 碘催化烯烃与磺酰肼的自由基氧化烯基化反应第126-146页
    4.1 引言第126-127页
    4.2 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2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27-133页
        4.3.1 反应条件的探索和优化第127-128页
        4.3.2 底物拓展第128-130页
        4.3.3 机理探讨第130-133页
    4.4 本章小结第133页
    4.5 实验部分第133-134页
        4.5.1 仪器及试剂第133页
        4.5.2 实验步骤第133-134页
    4.6 化合物描述第134-140页
    4.7 参考文献第140-146页
5 碘催化烯烃或炔烃参与的自由基氧化环化反应第146-190页
    5.1 引言第146-147页
    5.2 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47-14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48-162页
        5.3.1 碘催化烯烃参与的(3+2)氧化环化合成二氢呋喃或吲哚嗪第148-152页
        5.3.2 碘催化炔烃参与的(3+2)氧化环化合成呋喃或吲哚嗪第152-157页
        5.3.3 碘促进2-乙烯基吡啶参与的脱羧(4+1)氧化环化合成吲哚嗪第157-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162页
    5.5 实验部分第162-169页
        5.5.1 仪器及试剂第162-163页
        5.5.2 实验步骤第163-164页
        5.5.3 量子化学计算第164-169页
    5.6 化合物描述第169-186页
    5.7 参考文献第186-190页
6 本论文总结第190-192页
简称与缩写第192-194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94-196页
致射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u/Graphite-Zr复合材料及TiC-Cu(Ag)(111)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产后妇女脑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及其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