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调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9-1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价值 | 第9页 |
2.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挑战 | 第9-10页 |
3.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不良状况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2.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3.评价与反思 | 第15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劳动教育 | 第15-16页 |
2.劳动教育课程 | 第16页 |
3.课程实施 | 第16页 |
4.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 第16-17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劳动教育课程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 | 第19-20页 |
1.为了劳动的课程 | 第19页 |
2.关于劳动的课程 | 第19页 |
3.在劳动中的课程 | 第19-20页 |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构成 | 第20页 |
(三)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 | 第20-22页 |
1.目的的育人性 | 第21页 |
2.内容的综合性 | 第21页 |
3.形式的多样性 | 第21页 |
4.评价的自发性 | 第21-22页 |
(四)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 | 第22-24页 |
二、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 第24-42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4-26页 |
1.问卷调查对象 | 第24-25页 |
2.访谈调查对象 | 第25-26页 |
(二)调查设计 | 第26-27页 |
1.调查问卷 | 第26-27页 |
2.访谈提纲 | 第27页 |
(三)调查实施 | 第27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27-42页 |
1.对劳动教育课程认识的情况调查 | 第27-30页 |
2.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情况调查 | 第30-32页 |
3.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情况调查 | 第32-34页 |
4.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情况调查 | 第34-38页 |
5.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情况调查 | 第38-40页 |
6.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情况调查 | 第40-42页 |
三、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42-50页 |
(一)课程目标存在偏差 | 第42-43页 |
1.功利化 | 第42页 |
2.针对性不强 | 第42-43页 |
3.定位窄化 | 第43页 |
(二)课程内容过于单薄 | 第43-44页 |
1.科学性较弱 | 第43-44页 |
2.分布不均匀 | 第44页 |
3.可选择性小 | 第44页 |
(三)教学组织形式失范 | 第44-46页 |
1.以课堂为主阵地 | 第45页 |
2.缺乏个别化教学 | 第45-46页 |
3.轻实效且浮于形式 | 第46页 |
(四)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 第46-47页 |
1.教学方法传统 | 第47页 |
2.教学方式单调 | 第47页 |
(五)教学评价较为随意 | 第47-50页 |
1.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 | 第48页 |
2.教师评价表面化 | 第48-49页 |
3.评价体系缺乏标准 | 第49-50页 |
四、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 | 第50-58页 |
(一)优化课程目标 | 第50-51页 |
1.借“新高考”契机落实课程目标 | 第50页 |
2.选择地域适用性的课程目标 | 第50页 |
3.建立多元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体系 | 第50-51页 |
(二)丰富课程内容 | 第51-52页 |
1.保障教师的自主选择权 | 第51-52页 |
2.构建内容的层次性 | 第52页 |
3.搭建共享平台 | 第52页 |
(三)完善教学组织形式 | 第52-54页 |
1.扩展教学场域 | 第52-53页 |
2.运用多形式交叉授课 | 第53页 |
3.落实组织有效性 | 第53-54页 |
(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 第54-55页 |
1.配置创新性教学方法 | 第54页 |
2.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 | 第54-55页 |
3.提升教师决策能力 | 第55页 |
(五)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 第55-58页 |
1.建立三级评价机制 | 第55-56页 |
2.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 第56-57页 |
3.明确教学评价标准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71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