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18页 |
1.1 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2 兰州市两山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土壤纤毛虫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1 国外土壤纤毛虫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 国内土壤纤毛虫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土壤纤毛虫与环境因子响应关系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19页 |
3.2 样点设置及采样 | 第19-21页 |
3.3 室内处理及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3.1 土壤含水量、容重的测定 | 第21页 |
3.3.2 土壤养分因子的测定 | 第21页 |
3.3.3 土壤纤毛虫的鉴定 | 第21-22页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24页 |
3.4.1 优势类群、罕见类群和优势种的划分 | 第22页 |
3.4.2 多样性指数计算 | 第22页 |
3.4.3 相似性指数计算 | 第22-23页 |
3.4.4 统计与分析 | 第23-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50页 |
4.1 土壤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特征 | 第24-28页 |
4.1.1 土壤全磷、全氮和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 第24-26页 |
4.1.2 土壤温度、含水量、容重和电导率动态变化 | 第26-28页 |
4.2 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 | 第28-35页 |
4.2.1 四季总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 | 第28-29页 |
4.2.2 春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 | 第29-31页 |
4.2.3 夏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 | 第31-32页 |
4.2.4 秋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 | 第32-34页 |
4.2.5 冬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 | 第34-35页 |
4.3 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 第35-42页 |
4.3.1 土壤纤毛虫丰度季节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4.3.2 土壤纤毛虫物种分布季节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4.3.3 土壤纤毛虫多样性和C/P系数季节变化特征 | 第37-39页 |
4.3.4 土壤纤毛虫群落相似性特征 | 第39-40页 |
4.3.5 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的聚类分析 | 第40-42页 |
4.4 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42-50页 |
4.4.1 春季土壤纤毛虫数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42-44页 |
4.4.2 夏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44-46页 |
4.4.3 秋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46-48页 |
4.4.4 冬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48-50页 |
5 讨论 | 第50-57页 |
5.1 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 第50-52页 |
5.2 土壤纤毛虫多样性特征 | 第52-53页 |
5.3 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53-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8 攻博/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5-66页 |
9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