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某超超临界660MW火电机组再热汽温偏低改造和抽汽供热方式比较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关于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关于锅炉热力计算的研究第11-12页
        1.2.3 关于机组抽汽供热研究第12-14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超超临界锅炉再热汽温特性分析第16-31页
    2.1 锅炉总体结构与系统第16-18页
    2.2 锅炉热力计算第18-20页
        2.2.1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第18-19页
        2.2.2 热力计算的准确性第19-20页
    2.3 再热汽温特性分析第20-29页
        2.3.1 再热汽温数学模型第20-21页
        2.3.2 煤质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21-24页
        2.3.3 机组变工况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24-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再热汽温偏低的影响因素和改造方案第31-40页
    3.1 再热汽温偏低的影响因素第31-35页
        3.1.1 高压缸排汽温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31-32页
        3.1.2 给水温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32-33页
        3.1.3 煤质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33页
        3.1.4 炉膛截面积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33-34页
        3.1.5 尾部烟道存在缺陷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34-35页
    3.2 再热汽温偏低的改造方案第35-39页
        3.2.1 再热汽温偏低的基本工况第35-36页
        3.2.2 改造方案第36-38页
        3.2.3 方案的实施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机组抽汽供热的热经济性分析及方案比较第40-53页
    4.1 抽汽供热机组概况第40-41页
    4.2 供热抽汽量的确定第41-42页
    4.3 热力系统经济性的分析方法第42-49页
        4.3.1 热平衡计算方法第42-45页
        4.3.2 热平衡方法计算过程第45-48页
        4.3.3 不同抽汽方式的计算结果第48-49页
    4.4 机组的热平衡经济性分析第49-52页
        4.4.1 抽汽供热机组绝对内效率第50页
        4.4.2 热经济性指标第50-51页
        4.4.3 不同抽汽方式对机组的经济性影响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抽汽供热对高温再热器的安全运行分析第53-72页
    5.1 抽汽供热对高温再热器的影响第53页
    5.2 高温再热器热偏差计算第53-63页
        5.2.1 高温再热器结构第54-56页
        5.2.2 同屏热偏差第56-61页
        5.2.3 热偏差计算第61-62页
        5.2.4 高温再热器壁温计算第62-63页
    5.3 高温再热器壁温计算分析第63-70页
        5.3.1 抽汽前后管屏壁温计算结果第63-68页
        5.3.2 管屏变材质点壁温分析第68-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页
    6.2 后续研究内容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社交媒体中内容的可信性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