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代价敏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分析 | 第19-27页 |
2.1 P2P网络借贷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 第20-22页 |
2.3 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及其信用风险 | 第22-23页 |
2.4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及控制现状 | 第23-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 第27-37页 |
3.1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 第27-30页 |
3.2 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30-31页 |
3.3 决策树的基本原理 | 第31-35页 |
3.3.1 决策树算法介绍 | 第31-33页 |
3.3.2 决策树的构造过程 | 第33页 |
3.3.3 传统决策树应用中的不足 | 第33-35页 |
3.4 基于代价敏感的决策树算法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代价敏感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第37-46页 |
4.1 代价敏感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框架 | 第37-38页 |
4.2 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第38-41页 |
4.2.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39页 |
4.2.2 指标选取标准 | 第39-40页 |
4.2.3 指标体系建立 | 第40-41页 |
4.3 定义代价矩阵 | 第41-43页 |
4.3.1 投资者角度 | 第42页 |
4.3.2 网贷平台角度 | 第42-43页 |
4.4 模型的评价指标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6-65页 |
5.1 样本数据的获取 | 第46页 |
5.2 数据预处理 | 第46-52页 |
5.2.1 数据清洗 | 第47页 |
5.2.2 数据的离散化 | 第47-50页 |
5.2.3 数据转换 | 第50-52页 |
5.3 构造代价矩阵 | 第52-53页 |
5.3.1 投资者角度 | 第52页 |
5.3.2 网贷平台角度 | 第52-53页 |
5.4 代价敏感的信用风险评估过程 | 第53-55页 |
5.5 评估结果 | 第55-59页 |
5.5.1 投资者角度 | 第55页 |
5.5.2 网贷平台角度 | 第55-56页 |
5.5.3 评估效果对比 | 第56-59页 |
5.6 模型的稳健性 | 第59页 |
5.7 信用风险评估规则 | 第59-64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完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机制建议 | 第65-67页 |
6.1 基于监管者视角 | 第65-66页 |
6.2 基于网贷平台视角 | 第66-67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