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2页
    1.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2 实践意义第14-18页
    1.3 研究思路第18-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3.3 数据资料第19-20页
        1.3.4 可行性分析第20页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2-33页
    2.1 产业升级第22-24页
    2.2 服务化第24-29页
    2.3 产业比较优势第29-31页
    2.4 制造业服务价值投入与产业升级第31-32页
    2.5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与产业升级第32-33页
第三章 中国产业比较优势测算第33-54页
    3.2 引言第33-34页
    3.3 比较优势理论和测算第34-36页
    3.4 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和数据说明第36-40页
        3.4.1 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第36-40页
        3.4.2 数据说明第40页
    3.5 比较优势测算结果及分析第40-52页
        3.5.1 我国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产业RCA指数对比第41-43页
        3.5.2 我国与主要经济体服务业产业RCA指数对比第43-46页
        3.5.3 我国制造业分行业与总趋势比较优势分析第46-49页
        3.5.4 我国服务业分行业比较优势与总趋势分析第49-52页
    3.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2-54页
第四章 制造业服务化与出口复杂度提升第54-73页
    4.2 引言第54-55页
    4.3 出口复杂度相关研究第55-56页
    4.4 制造业出口服务测算与模型设定第56-64页
        4.4.1 制造业出口服务价值测算第56-59页
        4.4.2 出口复杂度测算第59-63页
        4.4.3 实证模型第63-64页
        4.4.4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64页
    4.5 计量结果第64-71页
        4.5.1 基本回归结果第64-66页
        4.5.2 系统GMM稳健性检验第66-67页
        4.5.3 基于增加值视角的稳健性检验第67-68页
        4.5.4 基于生产性服务异质性的稳健检验第68-69页
        4.5.5 其他稳健性检验第69-71页
    4.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1-73页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与绩效第73-109页
    5.2 引言第73-74页
    5.3 制造业服务化与绩效、产业升级第74-75页
    5.4 数据和实证策略第75-91页
        5.4.1 服务业分类第76-81页
            5.4.1.1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DS)分类第76-77页
            5.4.1.2 EBPOS编码分类第77-80页
            5.4.1.3 OECD服务业分类第80页
            5.4.1.3 我国服务业分类第80-81页
        5.4.2 数据处理第81-88页
        5.4.3 实证模型第88-91页
    5.5 实证结果第91-107页
        5.5.1 制造业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增加值影响第91-95页
        5.5.2 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第95-97页
        5.5.3 稳健性检验—其他稳健性检验第97-100页
        5.5.4 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的影响第100-103页
        5.5.5 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的影响第103-107页
    5.6 结论与总结第107-109页
第6章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与绩效:从分行业视角分析第109-131页
    6.2 引言第109-110页
    6.3 实证分析第110-127页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27-131页
第7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第131-135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131-133页
    7.2 政策启示第133-134页
    7.3 研究展望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4-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规制负担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劳动力教育结构与制造业企业出口--理论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