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重庆城市形态特征识别与传承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14-32页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第14-15页
        1.1.1 选题缘起第14-15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第15-21页
        1.2.1 城市形态第15-17页
        1.2.2 城市形态特征第17页
        1.2.3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7-2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1-28页
        1.3.1 城市形态相关研究第21-23页
        1.3.2 城市形态特征相关研究第23-24页
        1.3.3 城市形态演变相关研究第24-26页
        1.3.4 关于重庆的相关研究第26-27页
        1.3.5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第27-28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8-32页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8-29页
        1.4.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4.3 研究创新点第30-32页
2 城市轮廓及山水格局特征及演变过程第32-62页
    2.1 古代时期形态演变(公元前314-1840年)第32-39页
        2.1.1 先秦—唐代第32-36页
        2.1.2 五代—元代第36-37页
        2.1.3 明清时期第37-39页
    2.2 近代时期形态演变(1840-1949年)第39-44页
        2.2.1 清末至抗战前第39-41页
        2.2.2 抗战至解放前第41-44页
    2.3 现代时期形态演变(1949-2015年)第44-50页
        2.3.1 重庆解放—改革开放第44-46页
        2.3.2 改革开放至今第46-50页
    2.4 城市轮廓及山水格局特征第50-61页
        2.4.1 山水格局特征第50-51页
        2.4.2 城市轮廓演化特征第51-61页
    2.5 小结第61-62页
3 城市用地结构特征及演变过程第62-78页
    3.1 古代时期用地结构演变第62-68页
        3.1.1 先秦—唐代第62-63页
        3.1.2 五代—元代第63-64页
        3.1.3 明清时期第64-68页
    3.2 近代时期用地结构演变第68-73页
        3.2.1 清末至抗战前第68-70页
        3.2.2 抗战至解放前第70-73页
    3.3 现代时期用地结构演变第73-76页
        3.3.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第73-75页
        3.3.2 改革开放至今第75-76页
    3.4 用地结构特征第76-77页
    3.5 小结第77-78页
4 城市街道特征及演变过程第78-104页
    4.1 古代时期街道特征分析第78-79页
    4.2 近代时期街道特征分析第79-92页
        4.2.1 清末—抗战前第79-84页
        4.2.2 抗战至解放前第84-92页
    4.3 现代时期街道特征分析第92-101页
        4.3.1 重庆解放—改革开放第92-96页
        4.3.2 改革开放至今第96-101页
    4.4 城市街道结构特征第101-102页
    4.5 小结第102-104页
5 城市空间形态传承演进的规律与启示第104-128页
    5.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第104-107页
        5.1.1 山水格局与城市轮廓第104-106页
        5.1.2 城市用地与城市街道第106-107页
    5.2 城市空间形态的传承规律第107-122页
        5.2.1 山水格局与城市轮廓第107-111页
        5.2.2 用地结构第111-115页
        5.2.3 街道路网第115-122页
    5.3 城市空间形态基因及影响因素第122-124页
    5.4 对城市地域性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启示第124-128页
6 结语第128-132页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128-130页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8页
附录第138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城市街道步行舒适性的物质环境要素探究--以重庆市三条街道为例
下一篇:强制平衡式热水器热工性能测试及排烟扩散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