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曲线齿轮滚切理论及成形磨削原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1.2.1 齿轮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2.2 齿轮滚切加工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3 齿轮成形磨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2 共轭曲线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 第16-24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共轭曲线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 2.2.1 共轭曲线的定义 | 第16页 |
| 2.2.2 坐标系及共轭曲线方程的推导 | 第16-17页 |
| 2.3 共轭曲线齿轮齿面方程 | 第17-22页 |
| 2.3.1 共轭曲线齿轮基本齿廓 | 第18-20页 |
| 2.3.2 共轭曲线齿轮齿面方程 | 第20-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3 齿轮齿形共轭齿条齿形 | 第24-38页 |
| 3.1 引言 | 第24页 |
| 3.2 工件圆弧齿形共轭齿条齿形特性 | 第24-28页 |
| 3.2.1 圆弧齿形的两种类型 | 第24-25页 |
| 3.2.2 短幅摆线及其等距线 | 第25-26页 |
| 3.2.3 长幅摆线及其等距线 | 第26-27页 |
| 3.2.4 普通摆线及其等距线 | 第27-28页 |
| 3.2.5 与圆弧齿形共轭的齿条齿形 | 第28页 |
| 3.3 共轭齿条齿形计算方法 | 第28-33页 |
| 3.3.1 齿形法线法 | 第28-30页 |
| 3.3.2 平面齿轮齿条啮合原理 | 第30-33页 |
| 3.4 实例计算 | 第33-37页 |
| 3.4.1 实例验证 | 第33-35页 |
| 3.4.2 共轭曲线齿轮展成法加工验证 | 第35-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共轭曲线齿轮滚切理论研究 | 第38-48页 |
| 4.1 引言 | 第38页 |
| 4.2 齿轮滚刀刃形计算 | 第38-41页 |
| 4.2.1 滚刀基本蜗杆的端面齿形 | 第38-39页 |
| 4.2.2 滚刀前刀面刃形 | 第39-41页 |
| 4.2.3 共轭曲线齿轮滚刀前刀面刃形计算 | 第41页 |
| 4.3 共轭曲线齿轮滚切加工数值模拟 | 第41-47页 |
| 4.3.1 滚切加工数值模拟原理 | 第41-42页 |
| 4.3.2 数值模拟步骤 | 第42-44页 |
| 4.3.3 共轭曲线齿轮滚切数值模拟 | 第44-4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共轭曲线齿轮成形磨削原理研究 | 第48-66页 |
| 5.1 引言 | 第48页 |
| 5.2 共轭曲线齿轮与砂轮的接触线 | 第48-56页 |
| 5.2.1 接触条件式的推导 | 第48-53页 |
| 5.2.2 接触条件式的求解及计算接触线 | 第53-56页 |
| 5.3 共轭曲线齿轮成形磨削砂轮的轴向截形 | 第56-61页 |
| 5.3.1 砂轮轴向截形 | 第56-59页 |
| 5.3.2 砂轮轴向截形辅助软件设计 | 第59-61页 |
| 5.4 共轭曲线齿轮成形磨削数值模拟 | 第61-65页 |
| 5.4.1成形磨削数值模拟的原理 | 第61-62页 |
| 5.4.2 成形磨削轨迹包络线和磨削误差的计算 | 第62-63页 |
| 5.4.3 共轭曲线齿轮的成形磨削数值模拟 | 第63-6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6.1 结论 | 第66页 |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附录 | 第76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