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

量子通信网络中授权管理模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1.3 量子通信发展的趋势分析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第16-26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第16-17页
        2.2.1 状态空间假设第16-17页
        2.2.2 力学量算符假设第17页
    2.3 量子通信基本概述及特点第17-19页
        2.3.1 量子比特的概念第18页
        2.3.2 量子比特的性质第18-19页
        2.3.3 量子通信的基本特点第19页
    2.4 量子纠缠态的概念第19-21页
        2.4.1 量子纠缠态的定义第19-20页
        2.4.2 纠缠交换第20-21页
    2.5 访问控制模型第21-23页
        2.5.1 自主访问控制第21-22页
        2.5.2 强制访问控制第22页
        2.5.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第22-23页
    2.6 节点行为可信基础知识介绍第23-24页
        2.6.1 节点行为可信的定义第24页
        2.6.2 节点行为可信的特点第24页
    2.7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量子通信网络中的授权管理模型第26-43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授权管理模型的结构第26-29页
        3.2.1 模型的整体结构第26-28页
        3.2.2 角色与权限部分的具体结构第28-29页
    3.3 授权管理模型中身份密钥的构造第29-30页
    3.4 授权管理模型中角色和权限的关联第30-36页
        3.4.1 角色和权限的密钥认证第30-32页
        3.4.2 角色与权限的权限判定第32-35页
        3.4.3 权限修正部分的作用第35-36页
    3.5 授权管理模型中用户与角色的认证第36-42页
        3.5.1 用户安全等级的匹配第36-38页
        3.5.2 用户的身份认证第38-40页
        3.5.3 用户的行为可信度判定第40-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量子授权管理模型的安全性分析第43-47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基于单粒子的量子快速密钥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3-44页
        4.2.1 重放攻击第43-44页
        4.2.2 冒充攻击第44页
        4.2.3 恶意角色的攻击第44页
    4.3 量子密钥长度比较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4-45页
        4.3.1 对用户身份密钥的盗取第45页
        4.3.2 对用户安全等级的窥探第45页
    4.4 基于bell态的量子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5-46页
        4.4.1 重放攻击第45页
        4.4.2 用户uj的越权访问第45-46页
        4.4.3 通过窥探角色的测量结果盗取用户的身份密钥第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量子授权管理模型中用户的行为可信度分析第47-54页
    5.1 引言第47页
    5.2 用户行为威胁度分析第47-51页
        5.2.1 用户不安全行为的分析第47-48页
        5.2.2 基于不均匀时间序列中指数平滑法的用户行为威胁度预测模型第48-51页
        5.2.3 用户行为威胁等级划分第51页
    5.3 实例分析第51-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授权管理模型的应用实例第54-64页
    6.1 量子通信网络中资料库的授权管理实例第54-55页
    6.2 身份密钥的构造第55-56页
    6.3 角色与权限的关联第56-58页
        6.3.1 密钥认证第56-57页
        6.3.2 权限判定第57-58页
    6.4 用户与角色的认证第58-63页
        6.4.1 安全等级匹配与身份认证第59-60页
        6.4.2 用户的行为可信度判定第60-63页
    6.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7.1 总结第64-65页
    7.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71-72页
    1 学术论文第71页
    2 科研项目第71页
    3 软件著作权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外深紫外铝磷酸盐光学晶体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两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