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血液循环衰竭论文

长春市某医院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及营养风险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慢性心力衰竭概述第12-14页
        1.2.1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2页
        1.2.2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第12-13页
        1.2.3 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第13-14页
        1.2.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研究现状第14页
    1.3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第14-15页
        1.3.1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第15页
        1.3.2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与预后的相关性第15页
    1.4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1 蛋白-能量营养不良的干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2 微量营养素的干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3 心力衰竭患者水钠摄入管理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4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相关指南第18页
    1.5 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第2章 资料和方法第19-22页
    2.1 研究对象第19页
        2.1.1 一般资料第19页
        2.1.2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第19页
        2.1.3 纳入标准第19页
        2.1.4 排除标准第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2.1 相关资料数据收集第20页
        2.2.2 营养风险评估第20-21页
    2.3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1-22页
第3章 结果第22-33页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第22-23页
    3.2 研究对象的临床指标第23-27页
        3.2.1 电解质水平第23-24页
        3.2.2 血液中的各种蛋白水平第24-26页
        3.2.3 血糖及血脂水平第26-27页
    3.3 研究对象的营养风险评估第27-33页
        3.3.1 NRS2002量表评分第27-28页
        3.3.2 不同基本情况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第28-29页
        3.3.3 研究对象体格指标的比较第29页
        3.3.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指标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第29-31页
        3.3.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的比较第31-33页
第4章 讨论第33-38页
    4.1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第33页
    4.2 营养状况分析第33-35页
        4.2.1 人体测量指标第33-34页
        4.2.2 实验室检测指标第34-35页
    4.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分析第35页
    4.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第35-36页
    4.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方案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第36-37页
    4.6 本研究优点及局限性第37-38页
第5章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附图第44-4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分析
下一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