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1.1 2-芳基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9页 |
1.1.2 吩噻嗪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9-10页 |
1.2 2-芳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0-21页 |
1.2.1 邻氨基苯硫酚合成2-芳基苯并噻唑 | 第10-14页 |
1.2.2 苯并噻唑合成2-芳基苯并噻唑 | 第14-17页 |
1.2.3 酰胺或硫代酰胺合成2-芳基苯并噻唑 | 第17-19页 |
1.2.4 苯胺/硝基苯、硫源多组分合成2-芳基苯并噻唑 | 第19-21页 |
1.3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3.1 以二苯胺为原料合成吩噻嗪 | 第21-22页 |
1.3.2 二苯硫醚Smiles重排合成吩噻嗪 | 第22-23页 |
1.3.3 以胺或者酰胺为原料合成吩噻嗪 | 第23-27页 |
第2章 无过渡金属参与的2-芳基苯并噻唑衍生物合成研究 | 第27-55页 |
2.1 课题的提出 | 第27页 |
2.2 萘胺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7-30页 |
2.2.1 催化剂的筛选 | 第28-29页 |
2.2.2 溶剂的筛选 | 第29-30页 |
2.2.3 其他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30页 |
2.3 芳香醛的底物拓展 | 第30-32页 |
2.4 苯胺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2-35页 |
2.4.1 催化剂的筛选 | 第32-33页 |
2.4.2 溶剂的筛选 | 第33-34页 |
2.4.3 其他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34-35页 |
2.5 芳香胺的底物拓展 | 第35-36页 |
2.6 机理研究 | 第36-37页 |
2.7 产物表征 | 第37-5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碘化亚铜或碘单质促进吩噻嗪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第55-77页 |
3.1 课题的提出 | 第55页 |
3.2 1-萘胺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5-58页 |
3.2.1 催化剂的筛选 | 第56-57页 |
3.2.2 溶剂的筛选 | 第57-58页 |
3.2.3 其他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58页 |
3.3 环己酮的底物拓展 | 第58-59页 |
3.4 苯胺反应条件的优化Ⅰ | 第59-64页 |
3.4.1 溶剂的筛选 | 第60-61页 |
3.4.2 催化剂的筛选 | 第61-62页 |
3.4.3 配体的筛选 | 第62页 |
3.4.4 氧化剂的筛选 | 第62-63页 |
3.4.5 添加剂的筛选 | 第63-64页 |
3.4.6 其他条件的筛选 | 第64页 |
3.5 苯胺反应条件的优化Ⅱ | 第64-68页 |
3.5.1 催化剂的筛选 | 第65-66页 |
3.5.2 溶剂的筛选 | 第66页 |
3.5.3 添加剂的筛选 | 第66-67页 |
3.5.4 其他条件的优化 | 第67-68页 |
3.6 苯胺的底物拓展 | 第68-69页 |
3.7 产物表征 | 第69-7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4章 总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84-104页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