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空间光场操控简介 | 第12-19页 |
1.3 空间光场操控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4 本论文的工作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 | 第25-26页 |
2 空间光场操控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26-37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自由空间中具有横向空间结构的光束 | 第26-30页 |
2.3 光纤中具有横向空间结构的光束 | 第30-33页 |
2.4 涡旋光束的产生和检测技术 | 第33-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基于超表面的空间光场操控研究 | 第37-67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使用金属V字形天线超表面产生多涡旋光束信息广播 | 第38-47页 |
3.3 使用金属矩形孔超表面产生光纤中的空间模式 | 第47-51页 |
3.4 使用全电介质椭圆超表面操控涡旋光束及其通信应用 | 第51-62页 |
3.5 使用全电介质椭圆超表面产生贝塞尔光束和涡旋光束信息广播 | 第62-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4 基于硅基集成器件的空间光场操控研究 | 第67-83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片上多维融合光信息传输 | 第67-73页 |
4.3 片上涡旋光阵列发生器 | 第73-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空间光场操控在光通信中的其他应用研究 | 第83-99页 |
5.1 引言 | 第83页 |
5.2 使用贝塞尔光束实现信息编码/解码 | 第83-90页 |
5.3 使用少模光纤中的空间模式实现模拟信号传输 | 第90-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4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