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暗挖多层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动力计算基本理论第15-21页
    2.1 FLAC3D软件简介第15-16页
    2.2 FLAC3D动力计算基本理论第16-20页
        2.2.1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第16-17页
        2.2.2 节点不平衡力的计算第17-18页
        2.2.3 增量形式的本构方程第18-19页
        2.2.4 时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第19页
        2.2.5 计算循环第19-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初始平衡第21-28页
    3.1 工程概况第21-23页
        3.1.1 工程车站概况第21-22页
        3.1.2 工程地质概况第22-23页
    3.2 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3-24页
    3.3 阻尼的选取第24-25页
        3.3.1 瑞利阻尼第24-25页
        3.3.2 局部阻尼第25页
    3.4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25-26页
        3.4.1 静态边界第26页
        3.4.2 自由场边界第26页
    3.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四章 地震波的选取和自由场动力响应分析第28-42页
    4.1 地震波的选取与处理第28-34页
        4.1.1 地震波的特性第28-29页
        4.1.2 地震波的选取第29-30页
        4.1.3 地震波的调整第30-31页
        4.1.4 地震波反演基本理论第31-33页
        4.1.5 滤波与校正第33-34页
    4.2 自由场建模第34-35页
    4.3 不同地震波的自由场动力响应分析第35-39页
        4.3.1 位移响应分析第35-37页
        4.3.2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37-39页
    4.4 地震波的反演分析第39-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42-81页
    5.1 地震波输入方式对地铁车站动力响应影响第42-52页
        5.1.1 应力分析第43-48页
        5.1.2 位移分析第48-52页
    5.2 不同地震波对地铁车站动力响应影响第52-61页
        5.2.1 应力分析第52-57页
        5.2.2 位移分析第57-59页
        5.2.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59-61页
    5.3 不同加速度峰值对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61-70页
        5.3.1 应力响应分析第61-66页
        5.3.2 位移响应分析第66-68页
        5.3.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68-70页
    5.4 不同刚度土层对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70-80页
        5.4.1 应力响应分析第71-76页
        5.4.2 位移响应分析第76-77页
        5.4.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77-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主要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位置指纹的WiFi室内被动定位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GPU的通信优化的图数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