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论文--电力系统的计算论文

计及分布式发电的动态潮流与区间潮流计算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动态潮流与区间潮流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动态潮流计算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区间潮流计算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9页
第2章 传统电力系统动态潮流计算第19-35页
    2.1 基于节点功率方程的电力系统常规潮流计算第19-24页
        2.1.1 常规节点类型第19-20页
        2.1.2 潮流模型及特征第20-21页
        2.1.3 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常规潮流第21-24页
    2.2 传统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特性第24-27页
        2.2.1 发电机的静态频率特性第25页
        2.2.2 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第25-26页
        2.2.3 一次调频原理第26-27页
    2.3 传统电力系统的动态潮流模型第27-29页
        2.3.1 频率计算第27-28页
        2.3.2 不平衡功率分配方法第28-29页
    2.4 传统电力系统的动态潮流计算流程第29-30页
    2.5 算例分析第30-34页
        2.5.1 算例系统的动态潮流计算结果第30-32页
        2.5.2 潮流计算结果比较验证第32-33页
        2.5.3 负荷扰动大小对一次调频的影响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风电参与一次调频下电力系统的动态潮流计算第35-52页
    3.1 风力发电的一次调频特性第35-39页
        3.1.1 风电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第35-37页
        3.1.2 风电参与一次调频的静态频率特性第37-38页
        3.1.3 风电参与一次调频的惯性时间第38-39页
    3.2 风电参与一次调频下的动态潮流计算算法第39-43页
        3.2.1 不平衡功率分段分配方法第39-40页
        3.2.2 频率微分方程求解方法一三步RK法第40-42页
        3.2.3 动态潮流计算中的常规潮流计算第42页
        3.2.4 风电参与一次调频下的动态潮流计算步骤第42-43页
    3.3 算例分析第43-48页
        3.3.1 算例系统的动态潮流计算结果第44-46页
        3.3.2 风速大小对一次调频的影响第46-47页
        3.3.3 负荷扰动大小对一次调频的影响第47-48页
        3.3.4 有无风电参与对一次调频的影响第48页
    3.4 动态潮流计算GUI软件开发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计及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电力系统的区间潮流计算第52-59页
    4.1 不确定性分析的区间数第52-53页
    4.2 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区间模型第53-54页
        4.2.1 风力发电出力区间模型第53-54页
        4.2.2 光伏发电出力区间模型第54页
    4.3 区间潮流计算方法第54-56页
        4.3.1 蒙特卡洛抽样计算法第54页
        4.3.2 区间Newton算法第54-55页
        4.3.3 Krawczyk区间算法第55-56页
    4.4 算例分析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基于仿射泰勒区间扩展函数的微电网区间潮流计算第59-73页
    5.1 微电网的运行模式第59页
    5.2 仿射形式的泰勒区间扩展函数第59-60页
    5.3 微电网的仿射区间潮流模型第60-62页
    5.4 基于仿射泰勒区间扩展函数的区间潮流算法第62-64页
    5.5 主从控制微电网的区间潮流计算流程第64-65页
    5.6 算例分析第65-71页
        5.6.1 间歇性装置有功出力动态区间结果第65-66页
        5.6.2 算法结果比较验证第66-67页
        5.6.3 并网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区间潮流计算第67-69页
        5.6.4 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区间潮流计算第69-71页
    5.7 区间潮流计算GUI软件开发第71页
    5.8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全文总结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0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控制的10KV变电站谐波抑制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竹炭/硫/氟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