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扰动下惰性气体对爆轰波传播影响实验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爆轰现象及危害第9页
        1.1.2 爆轰波传播与影响因素第9-10页
    1.2 爆轰波传播研究进展第10-16页
        1.2.1 爆轰波形成第10-12页
        1.2.2 爆轰波传播第12-14页
        1.2.3 爆轰波失效第14-16页
    1.3 障碍物对爆轰影响研究进展第16-19页
        1.3.1 低堵塞率障碍物第16-18页
        1.3.2 高堵塞率障碍物第18-19页
    1.4 惰性介质对爆轰传播影响研究进展第19-21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1.5.1 研究内容第21页
        1.5.2 技术路线第21-23页
2 气相爆轰实验装置系统搭建第23-39页
    2.1 实验装置系统第23-34页
        2.1.1 爆轰管道系统第24-25页
        2.1.2 数据采集系统第25-31页
        2.1.3 充配气系统第31-33页
        2.1.4 点火系统第33-34页
    2.2 实验材料选用及特性第34-36页
        2.2.1 稳态气体与非稳态气体第34-35页
        2.2.2 惰性气体第35页
        2.2.3 柔性障碍物第35-36页
    2.3 实验操作流程第36-38页
        2.3.1 前期准备工作第36-37页
        2.3.2 实验操作步骤第37页
        2.3.3 实验清理工作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无扰动下管道内爆轰波传播特性第39-54页
    3.1 管道内爆轰波传播速度变化特性第39-46页
        3.1.1 爆轰速度测试方案第39-40页
        3.1.2 稳态气体爆轰波传播速度特性第40-43页
        3.1.3 非稳态气体爆轰波传播速度特性第43-45页
        3.1.4 氩气稀释浓度对爆轰波传播速度影响第45-46页
    3.2 管道内爆轰波传播胞格结构变化特性第46-51页
        3.2.1 胞格结构测试方案第47-48页
        3.2.2 非稳态气体爆轰波胞格结构特性第48页
        3.2.3 稳态气体爆轰波传播胞格结构特性第48-51页
    3.3 管道内爆轰波传播火焰动态变化特性第51-52页
        3.3.1 火焰动态测试方案第51页
        3.3.2 爆轰波传播火焰动态特性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迎面扰动条件下爆轰传播特性第54-71页
    4.1 单位置障碍物下爆轰波传播特性第54-65页
        4.1.1 实验方案第54-55页
        4.1.2 爆轰波速度特性第55-61页
        4.1.3 爆轰波胞格结构特性第61-62页
        4.1.4 爆轰波火焰动态特性第62-65页
    4.2 多位置障碍物下爆轰波传播特性第65-67页
        4.2.1 实验方案第65-66页
        4.2.2 爆轰波速度特性第66-67页
    4.3 迎面扰动下爆轰波传播机理分析第67-70页
        4.3.1 爆轰波破膜后出现不同传播状态的机理分析第67-68页
        4.3.2 爆轰波穿过障碍物过程中破膜机理分析第68-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惰性气体对爆轰波传播抑制特性第71-95页
    5.1 CO_2气体对爆轰波传播抑制特性第71-79页
        5.1.1 实验方案第71-73页
        5.1.2 CO_2抑制爆轰传播速度特性第73-77页
        5.1.3 CO_2抑制爆轰传播火焰动态特性第77-79页
    5.2 C_3F_7H气体对爆轰波传播抑制特性第79-88页
        5.2.1 实验方案第79-81页
        5.2.2 C_3F_7H抑制爆轰传播速度特性第81-86页
        5.2.3 C_3F_7H抑制爆轰传播火焰动态特性第86-88页
    5.3 惰性气体对于爆轰传播抑制特性机理分析第88-93页
        5.3.1 爆轰波穿越惰性气体团进入可燃混合气体的激波退化机制第88-90页
        5.3.2 CO_2惰性气体抑制机理分析第90-91页
        5.3.3 C_3F_7H惰性气体抑制机理分析第91-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溶剂促进咪唑类离子液体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研究
下一篇:Br3-树脂催化硫醚选择性空气氧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