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碳动态对氮沉降的响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树木生物量对N沉降的响应第9页
    1.3 土壤呼吸对N沉降的响应第9-10页
    1.4 细根对N沉降的响应第10-11页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N沉降的响应第11页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3-17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3页
    2.2 样地设置及处理第13-14页
    2.3 研究方法第14-17页
        2.3.1 树木生物量测定第14页
        2.3.2 细根生物量测量及C的测定第14页
        2.3.3 土壤呼吸的测量及C累计量的估计第14-15页
        2.3.4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15页
        2.3.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15页
        2.3.6 DNA提取和PCR扩增第15-17页
3 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对N沉降的响应第17-23页
    3.1 年际间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对N沉降的响应第17-18页
    3.2 各径级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对N沉降的响应第18-21页
    3.3 讨论第21-23页
        3.3.1 年际间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对N沉降的响应第21-22页
        3.3.2 各径级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对N沉降的响应第22-23页
4 土壤C库动态对N沉降的响应第23-29页
    4.1 土壤CN含量第23页
    4.2 土壤呼吸对N沉降的响应第23-25页
    4.3 细根生物量对N沉降的响应第25-26页
    4.4 讨论第26-29页
        4.4.1 土壤呼吸速率对N沉降的响应第26-28页
        4.4.2 细根生物量对N沉降的响应第28-29页
5 微生物对N沉降的响应第29-38页
    5.1 土壤理化性质第29页
    5.2 微生物多样性对N沉降的响应第29-31页
    5.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N沉降的响应第31-34页
    5.4 讨论第34-38页
        5.4.1 微生物多样性对N沉降的响应第34-35页
        5.4.2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N沉降的响应第35-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单木测树因子的研究
下一篇: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广德县绿地系统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