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二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3-18页
        1.1.1 锂离子电池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4-18页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1.2.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要求第18-19页
        1.2.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种类第19-22页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作用机制第22-26页
        1.3.1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作用机制第23页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改性第23-26页
    1.4 当前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第26页
    1.5 选题目的、意义和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1.5.1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33页
    2.1 实验试剂第29页
    2.2 所涉及到的仪器第29页
    2.3 材料表征测试第29-30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0-33页
        2.4.1 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池组装第30-31页
        2.4.2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3页
第三章 二维Fe_2O_3纳米阵列的构筑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第33-45页
    3.1 引言第33-35页
    3.2 实验制备第35-37页
        3.2.1 铁基氢氧化物的制备第35-36页
        3.2.2 Fe_2O_3的制备第36-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3.3.1 材料表征第37-40页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二维超薄Co_3O_4纳米阵列的构筑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第45-59页
    4.1 引言第45-47页
    4.2 实验制备第47页
        4.2.1 Co~(Ⅱ)Co~(Ⅲ)-LDH NSAs前体的制备第47页
        4.2.2 Co_3O_4的制备第47页
    4.3 结构与讨论第47-57页
        4.3.1 材料表征第47-52页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2-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1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9-81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81-83页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接枝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光伏微网与光伏电站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