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站雷达系统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5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5-1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页 |
| 1.2 多站雷达系统简介 | 第19-22页 |
| 1.2.1 国内外现状 | 第19-20页 |
| 1.2.2 多站雷达概述 | 第20-22页 |
| 1.3 欺骗式干扰及抗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 1.3.1 欺骗式干扰 | 第22-24页 |
| 1.3.2 多站雷达协同抗欺骗式干扰 | 第24-27页 |
|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 第27-31页 |
| 第二章 同构多站雷达系统抗欺骗式干扰 | 第31-49页 |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 2.2 同构多站雷达数据级抗欺骗式干扰 | 第32-41页 |
| 2.2.1 多站雷达抗干扰方法理论分析 | 第32-38页 |
| 2.2.2 多站雷达优化布站方法 | 第38-40页 |
| 2.2.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 2.3 考虑站址误差的抗欺骗式假目标方法 | 第41-48页 |
| 2.3.1 多站雷达系统及数据模型 | 第42-44页 |
| 2.3.2 数据融合算法 | 第44-45页 |
| 2.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 2.4 章节内容总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主/被动异构多站雷达系统抗欺骗式干扰 | 第49-69页 |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 3.2 主/被动多站雷达集中式融合结构 | 第50-59页 |
| 3.2.1 集中式融合结构模型 | 第50-51页 |
| 3.2.2 点迹关联鉴别假目标方法 | 第51-57页 |
| 3.2.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3.3 主/被动多站雷达系统分布式融合结构 | 第59-68页 |
| 3.3.1 分布式融合结构模型 | 第60-63页 |
| 3.3.2 航迹关联鉴别假目标方法 | 第63-64页 |
| 3.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 3.4 章节内容总结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目标回波相关性分析 | 第69-93页 |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 4.2 空间和频率联合分集多站雷达 | 第70-72页 |
| 4.3 均匀散射点条件下回波相关性分析 | 第72-84页 |
| 4.3.1 信号模型 | 第72-75页 |
| 4.3.2 回波相关系数独立性分析 | 第75-79页 |
| 4.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79-83页 |
| 4.3.4 雷达布站结构分析 | 第83-84页 |
| 4.4 非均匀散射点条件下回波相关性分析 | 第84-90页 |
| 4.4.1 信号模型 | 第85-86页 |
| 4.4.2 回波相关系数独立性分析 | 第86-87页 |
|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87-90页 |
| 4.5 章节内容总结 | 第90-93页 |
| 第五章 抗欺骗式干扰子站选择策略 | 第93-113页 |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 5.2 基于参数估计的抗欺骗式假目标方法 | 第94-98页 |
| 5.2.1 模型建立 | 第94-95页 |
| 5.2.2 欺骗距离估计 | 第95-98页 |
| 5.3 雷达站个数最少的子站选择策略 | 第98-106页 |
| 5.3.1 雷达站个数最少子站选择策略 | 第98-102页 |
| 5.3.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2-106页 |
| 5.4 雷达站个数恒定子站选择策略 | 第106-111页 |
| 5.4.1 子站选择策略 | 第107-109页 |
| 5.4.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9-111页 |
| 5.5 章节内容总结 | 第111-113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13-117页 |
| 6.1 全篇总结 | 第113-114页 |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 6.3 工作展望 | 第115-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1-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