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基础科学论文--运动生物力学论文

基于人体仿真对不同跑步人群疲劳前后下肢动作生物力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30页
    2.1 跑步相关损伤的风险因素第13-19页
        2.1.1 年龄与性别第14页
        2.1.2 人体形态学因素第14页
        2.1.3 解剖学对位因素第14-15页
        2.1.4 损伤史与柔韧性第15页
        2.1.5 疲劳与姿势控制第15-18页
        2.1.6 生物力学因素第18-19页
        2.1.7 其他因素第19页
    2.2 跑步相关损伤的下肢生物力学机制第19-22页
        2.2.1 足的运动与相关损伤第19-20页
        2.2.2 膝关节的运动及相关损伤第20-21页
        2.2.3 髋关节的运动及相关损伤第21-22页
    2.3 人体运动仿真研究进展第22-27页
        2.3.1 人体运动仿真方法第22-25页
        2.3.2 人体运动仿真应用进展第25-27页
    2.4 人体运动的神经肌肉控制第27-29页
        2.4.1 人体运动中的神经肌肉协调性第27-29页
        2.4.2 神经肌肉协调性的影响因素第29页
    2.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2.6 研究假设第30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30-49页
    3.1 研究对象第30-31页
    3.2 论文数据采集第31-37页
        3.2.1 实验场地布置第31-32页
        3.2.2 实验测试流程第32-37页
    3.3 数据处理第37-48页
        3.3.1 原始数据处理第37-38页
        3.3.2 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计算第38-42页
        3.3.3 姿势控制参数计算第42页
        3.3.4 Anybody人运动体仿真计算第42-46页
        3.3.5 神经肌肉协调性计算第46-48页
    3.4 统计学分析第48-49页
4 研究结果第49-96页
    4.1 下肢运动学结果第49-57页
    4.2 下肢动力学结果第57-62页
    4.3 姿势控制结果第62-74页
        4.3.1 不同人群疲劳前后姿势控制第62-64页
        4.3.2 姿势控制与运动学及动力学的相关性第64-74页
    4.4 仿真计算结果第74-79页
        4.4.1 仿真计算结果第74-79页
        4.4.2 肌电验证结果第79页
    4.5 神经肌肉协调性结果第79-96页
        4.5.1 下肢神经肌肉控制模式单元数量第79-80页
        4.5.2 下肢神经肌肉控制模式特征第80-93页
        4.5.3 下肢神经肌肉控制模式时间特征第93-96页
5 分析与讨论第96-109页
    5.1 不同跑步习惯组疲劳前后跑步时下肢的运动第96-100页
        5.1.1 不同人群疲劳前后跑步时足的运动第96-97页
        5.1.2 不同人群疲劳前后跑步时膝的运动第97-98页
        5.1.3 不同人群疲劳前后髋的运动第98-99页
        5.1.4 跑步经济性第99-100页
    5.2 姿势控制能力对跑步的影响第100-102页
    5.3 跑步过程中的肌肉控制第102-109页
        5.3.1 跑步过程下肢的肌肉活动第102-103页
        5.3.2 神经肌肉控制模式单元数量第103-104页
        5.3.3 跑步过程中下肢的神经肌肉控制模式第104-109页
6 结论与建议第109-110页
    6.1 结论第109页
    6.2 建议第109-110页
7 局限性分析及未来研究建议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6页
附录1第126-127页
附录2第127-12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分心刺激及注意控制对手部动作的影响
下一篇:矫形鞋垫和运动干预对9-10岁男童扁平足矫正效果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