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共安全”的界定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2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2页
    五、论文结构第12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2-14页
第一章 公共安全的适用乱象分析第14-28页
    第一节 公共安全的认定之乱第14-20页
        一、在公共场所犯罪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第14-16页
        二、行为对象不确定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第16-18页
        三、犯罪结果严重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第18-20页
    第二节 公共安全认定之乱之原因第20-28页
        一、对刑事政策的误读第20-23页
        二、对刑法基本原理的忽视第23-25页
        三、民众舆论的影响与干涉第25-28页
第二章 公共安全含义的现行法梳理第28-40页
    第一节 公共安全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第28-31页
        一、公共安全与公共场所第28-30页
        二、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第30-31页
    第二节 公共安全的刑法条文梳理第31-40页
        一、根据规定形式分类第32-34页
        二、根据规定内容分类第34-35页
        三、恐怖活动犯罪中的公共安全第35-37页
        四、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中的公共安全第37-38页
        五、对上述情况的总结第38-40页
第三章 公共安全含义的重新诠释第40-52页
    第一节 “公共安全”的规范解读第40-44页
        一、“公共安全”的字面含义第40-42页
        二、“公共安全”的限制解读第42-44页
    第二节 “公共”含义的进一步诠释第44-52页
        一、“不特定性”—概念的核心解读第44-47页
        二、多数人—解读的重要要点第47-49页
        三、特定多数人、少数人—解读的干扰因素第49-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罚轻缓化的效益分析--以刑法修正为视角
下一篇: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