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赋形—先天盲人对于视觉成像与赋形的启示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上篇负形 | 第10-47页 |
| 第一节 怎样把万事万物装进平面? | 第12-21页 |
| 最想知道的事 | 第12-13页 |
| 先入为主的想象 | 第13-14页 |
| “透”视 | 第14-17页 |
| “空气中的图像—发现屏幕 | 第17-19页 |
| 刺破平面的方向 | 第19-21页 |
| 小结 | 第21页 |
| 第二节 透视和理解透视 | 第21-30页 |
| 透视(强调视)和理解透视(强调理解)不一样 | 第21-25页 |
| 视角 | 第25-26页 |
| 距离 | 第26-28页 |
| 轮廓 | 第28页 |
| 遮挡和重叠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节 世界和世界的影像 | 第30-36页 |
| 影像本是自然现象 | 第30-31页 |
| 为什么要定影? | 第31-32页 |
| 绘画是盲的 | 第32-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节 屏幕的显像能力 | 第36-43页 |
| 镜头样式 | 第36-38页 |
| 很难觉得照片不像 | 第38-41页 |
| 视觉是一种抽象机制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节 正和负 | 第43-47页 |
| “一片黑暗” | 第43-44页 |
| 看见和不见的辨证 | 第44-45页 |
| 如何知道自己看不见?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下篇赋形 | 第47-69页 |
| 第六节 万事万物各有名称 | 第48-52页 |
| 命名和赋形 | 第48-49页 |
| 图型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七节 隐而不发的事物 | 第52-60页 |
| 明处与暗处 | 第52-54页 |
| 隐而不发 | 第54-56页 |
| 隐之质感 | 第56-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八节 似是而非的语言 | 第60-69页 |
| “打滑的”对话 | 第60-61页 |
| 似是而非的语言 | 第61-63页 |
| 放在引号里的词汇 | 第63-67页 |
| 小结 | 第67-69页 |
| 中文文献 | 第69页 |
| 英文文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