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投切行为的非侵入式监测与辨识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2 负荷投切行为监测与辨识的特点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负荷监测与辨识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负荷辨识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 第14-24页 |
2.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 第14-15页 |
2.2 非侵入式负荷投切行为特征数据库建立 | 第15-23页 |
2.2.1 非侵入式监测系统负荷选择 | 第15页 |
2.2.2 非侵入式负荷稳态特征提取 | 第15-19页 |
2.2.3 非侵入式负荷投切行为暂态特征提取 | 第19-23页 |
2.2.4 非侵入式负荷投切行为特征数据库建立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非侵入式负荷投切行为检测 | 第24-31页 |
3.1 负荷投切行为信息检测 | 第24-28页 |
3.1.1 电流强度变化信息检测 | 第24-26页 |
3.1.2 稳态功率变化信息检测 | 第26-28页 |
3.2 负荷投切行为信息分离 | 第28-30页 |
3.2.1 稳态特征分离 | 第28-30页 |
3.2.2 暂态特征分离 | 第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非侵入式负荷投切行为辨识算法研究 | 第31-36页 |
4.1 适应度函数概念 | 第31-32页 |
4.2 多负荷特征数据叠加拟合 | 第32-33页 |
4.2.1 拟合信号的合成 | 第32页 |
4.2.2 拟合数据匹配 | 第32-33页 |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BPSO) | 第33-35页 |
4.3.1 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3页 |
4.3.2 引进随机惯性权值的IBPSO算法 | 第33-34页 |
4.3.3 适应度函数 | 第34页 |
4.3.4 算法步骤 | 第34-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仿真分析 | 第36-42页 |
5.1 负荷投切行为信息检测及分离算例分析 | 第36-38页 |
5.1.1 电流强度变化信息检测及分离 | 第36-37页 |
5.1.2 稳态功率变化信息检测及分离 | 第37页 |
5.1.3 瞬时功率变化信息检测及分离 | 第37-38页 |
5.2 负荷投切行为信息特征提取算例分析 | 第38-39页 |
5.3 负荷投切行为辨识算例分析 | 第39-41页 |
5.3.1 单一负荷投切行为辨识 | 第39页 |
5.3.2 多负荷同时投切行为辨识 | 第39-40页 |
5.3.3 辨识算法对比 | 第40-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