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QDSP目标板的分析 | 第17-32页 |
·QDSP目标板概述 | 第17页 |
·QDSP的总体结构 | 第17-19页 |
·LEON3 体系结构分析 | 第19-29页 |
·LEON3 中央处理器 | 第20-22页 |
·寄存器窗口 | 第22-25页 |
·AMBA总线 | 第25-27页 |
·片上外设 | 第27-29页 |
·LDB分析 | 第29-30页 |
·WDT分析 | 第30-31页 |
·WDT寄存器 | 第30-31页 |
·WDT使用方法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计算高度密集型应用的运行方法研究 | 第32-43页 |
·LEON3 核和DSP核的复位及启动 | 第32-33页 |
·LEON核的复位和启动模式 | 第32页 |
·DSP的复位和启动模式 | 第32-33页 |
·LEON3 控制DSPs程序的编写 | 第33-36页 |
·DSP程序的加载 | 第33-34页 |
·DSP程序的执行 | 第34-36页 |
·LEON3 程序的编译 | 第36-37页 |
·FLASH驱动的编写 | 第37-42页 |
·芯片简介 | 第37-38页 |
·FLASH芯片与LEON3 核的连接 | 第38-39页 |
·驱动操作函数的编写 | 第39-42页 |
·QDSP的DSP核冗余或降级使用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的芯片级移植 | 第43-64页 |
·VxWorks BSP | 第43-45页 |
·VxWorks BSP简介 | 第43-44页 |
·BSP开发过程 | 第44-45页 |
·编写VxWorks BSP文件 | 第45-47页 |
·BSP的源代码文件组成 | 第45-46页 |
·makefile文件的配置 | 第46-47页 |
·config.h文件的配置 | 第47页 |
·bspname.h文件的配置 | 第47页 |
·VxWorks映像和内核初始化 | 第47-52页 |
·VxWorks映像类型 | 第48页 |
·VxWorks映像的加载 | 第48-50页 |
·VxWorks内核初始化 | 第50-52页 |
·串口驱动程序的编写 | 第52-59页 |
·串口驱动的初始化 | 第53-54页 |
·qdspSio.c中主要函数的编写 | 第54-59页 |
·sysSerial.c中函数的编写 | 第59页 |
·中断管理 | 第59-61页 |
·中断服务程序 | 第59-60页 |
·中断控制器驱动 | 第60-61页 |
·时钟驱动 | 第61-62页 |
·映像的生成与运行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的移植 | 第64-75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简介 | 第64-67页 |
·嵌入式Linux的特点 | 第64-65页 |
·SnapGear Linux | 第65-66页 |
·uCLinux | 第66-67页 |
·SnapGear Linux内核分析 | 第67-68页 |
·内核启动过程分析 | 第68-71页 |
·内核启动第一阶段Boot Loader | 第68-69页 |
·内核启动第二阶段Kernel | 第69-70页 |
·内核启动第三阶段Init | 第70-71页 |
·SnapGera Linux的移植 | 第71-74页 |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第71-74页 |
·内核的调试与运行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基于QDSP的EOS计算部件管理子系统的研究 | 第75-81页 |
·核间任务调度模型与负载均衡算法 | 第75-76页 |
·核间任务通信模型 | 第76-78页 |
·计算部件管理子系统 | 第78-80页 |
·计算部件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 | 第78页 |
·计算部件管理子系统组成部分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束语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6-87页 |
附录A FLASH驱动操作函数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