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展 | 第9-14页 |
1.2.1 耕作保墒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9-10页 |
1.2.2 耕作保墒技术对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3 耕作保墒技术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4 耕作保墒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4-15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5页 |
2.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2.4 计算及统计方法 | 第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41页 |
3.1 休闲期轮耕对麦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6-21页 |
3.1.1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16-18页 |
3.1.2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第18页 |
3.1.3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 | 第18-21页 |
3.2 休闲期轮耕对麦田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 | 第21-28页 |
3.2.1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的影响 | 第21-25页 |
3.2.2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3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第28-36页 |
3.3.1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总有机碳(TOC)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 休闲期轮耕对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3 休闲期轮耕对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4 休闲期轮耕对颗粒态有机碳(POC)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5 休闲期轮耕对轻组有机碳(LFOC)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6 休闲期轮耕对重组有机碳(HFOC)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1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第37页 |
3.4.3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变化及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 | 第38-4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1-47页 |
4.1 讨论 | 第41-44页 |
4.1.1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2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3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第43页 |
4.1.4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 结论 | 第44-47页 |
4.2.1 休闲期轮耕对麦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2 休闲期轮耕对麦田壤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第46页 |
4.2.4 休闲期轮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46页 |
4.2.5 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变化及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Abstract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