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陆相泥页岩地层岩石力学特征及地应力场评价技术--以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五段地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26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22页
        1.2.1 岩石力学参数的研究第10-17页
        1.2.2 现今地应力测量方法第17-22页
        1.2.3 应力场有限元模拟第22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 完成的工作量第24-25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25-2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6-33页
    2.1 地层及构造第26-28页
    2.2 沉积及岩性第28-33页
第3章 岩性及裂缝测井识别第33-63页
    3.1 岩性的测井识别第33-39页
        3.1.1 交会图法第33-34页
        3.1.2 主成分交会图法第34-37页
        3.1.3 判别分析第37-39页
    3.2 裂缝特征第39-44页
        3.2.1 裂缝产状第39-41页
        3.2.2 裂缝充填特征第41-42页
        3.2.3 岩心裂缝尺度参数第42-44页
    3.3 裂缝的测井识别第44-58页
        3.3.1 成像测井识别裂缝第44-47页
        3.3.2 裂缝的常规测井识别第47-58页
    3.4 裂缝平面分布第58-63页
第4章 岩石力学参数特征及测井解释第63-90页
    4.1 静力学参数第63-66页
        4.1.1 弹性参数第63-64页
        4.1.2 强度参数第64-65页
        4.1.3 内聚力及内摩擦角第65-66页
    4.2 动力学参数第66-76页
        4.2.1 声波的波动方程第66-67页
        4.2.2 实验室声学测试第67-68页
        4.2.3 横波波速计算第68-72页
        4.2.4 动力学参数测井解释第72-76页
    4.3 含裂缝岩石的力学参数研究第76-90页
        4.3.1 单一岩性一条裂缝的等效岩石力学参数研究第77-86页
        4.3.2 单一岩性多组裂缝等效岩石力学参数研究第86-89页
        4.3.3 互层岩性含裂缝等效岩石力学参数研究第89-90页
第5章 现今地应力特征及测井解释第90-111页
    5.1 地应力实验测试第90-96页
        5.1.1 声发射实验第90-92页
        5.1.2 差应变测试第92-93页
        5.1.3 压裂资料第93-96页
    5.2 地应力方向分析第96-99页
    5.3 地应力测井解释第99-109页
        5.3.1 ADS模型简介第99-100页
        5.3.2 计算过程的参数取值第100-103页
        5.3.3 地应力测井剖面第103-109页
    5.4 地应力测井解释系统的编制第109-111页
第6章 三维现今地应力模拟及与压裂缝的关系第111-135页
    6.1 地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第111-112页
    6.2 应力场数值模拟过程第112-120页
        6.2.1 地质模型第113-114页
        6.2.2 本构模型第114-117页
        6.2.3 变步长力学模型第117-119页
        6.2.4 边界条件第119-120页
    6.3 模拟后处理及PETREL成图第120-121页
    6.4 应力模型可靠性验证第121-126页
        6.4.1 最大主应力模型可靠性验证第121-124页
        6.4.2 最小主应力模型可靠性验证第124-126页
    6.5 现今应力场分布评价第126-132页
        6.5.1 现今地应力方向第126页
        6.5.2 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平面分布第126-129页
        6.5.3 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的纵向分布第129-131页
        6.5.4 偏应力分布第131-132页
    6.6 现今应力场与压裂缝的关系第132-135页
        6.6.1 地应力状态与压裂缝破裂模式关系第132页
        6.6.2 现今应力场与压裂缝方向的关系第132-133页
        6.6.3 地应力剖面对压裂缝纵向扩展能力的影响第133-135页
结论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48-149页
附录A XYHF-1井和XYHF-2井横波时差训练样本第149-155页
附录B 地应力测井解释系统核心模块代码第155-162页
附录C 单井压裂段地应力状态剖面图第162-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异常低压成因及对成藏的影响
下一篇:滇西北甭哥碱性杂岩体成岩机制研究与成矿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