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3-15页
        1.4.1 创新点第13-14页
        1.4.2 不足第14-15页
2 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理论概述第15-22页
    2.1 相关概念第15-16页
        2.1.1 社区及社区养老的内涵第15页
        2.1.2 医养结合的内涵第15-16页
        2.1.3 养老服务的内涵第16页
    2.2 理论依据第16-22页
        2.2.1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第16-17页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保障的思想第17-20页
        2.2.3 英国的社区照顾理论第20-21页
        2.2.4 社会福利理论第21-22页
3 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现状分析第22-33页
    3.1 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发展情况第22-24页
    3.2 多种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初步构建第24-26页
    3.3 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3.3.1 社会大众认知不足,重视度不够第27页
        3.3.2 服务市场不成熟,社会主体参与度不高第27页
        3.3.3 养老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服务层次良莠不齐第27-28页
        3.3.4 专业人才缺乏且流动性强第28页
    3.4 制约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原因第28-33页
        3.4.1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第28-29页
        3.4.2 服务能力欠缺,主体满意度低第29页
        3.4.3 相关政策、制度保障不足第29-31页
        3.4.4 专业护理人员培养环境欠佳第31-33页
4 国外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经验及启示第33-36页
    4.1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第33-35页
        4.1.1 美国高度市场化的服务体系第33页
        4.1.2 日本完善的养老法律制度第33-34页
        4.1.3 澳大利亚的家庭医生负责制第34-35页
    4.2 国外部分地区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第35-36页
5 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方向及对策第36-42页
    5.1 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发展方向第36-37页
        5.1.1 从设计上看,应做好源头规划,保障医养结合社区养老落地实施第36页
        5.1.2 从模式上看,应以社区为平台,实现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三位一体”第36-37页
        5.1.3 从机制上看,应创新运营管理机制第37页
    5.2 推进和完善成都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第37-42页
        5.2.1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健康养老意识第37页
        5.2.2 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社会参与度第37-38页
        5.2.3 加强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层次第38页
        5.2.4 健全人才培养和鼓励机制第38-39页
        5.2.5 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第39-40页
        5.2.6 推动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政协工作创新研究--以湖南省政协为例
下一篇:知识分子视域下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