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12-17页 |
1.实验动物 | 第12页 |
2.实验药物 | 第12页 |
3.实验仪器 | 第12-14页 |
4.实验试剂 | 第14-15页 |
5.实验溶剂 | 第15页 |
6.实验手术器械 | 第15-17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17-21页 |
1.药物制备 | 第17页 |
2.实验分组 | 第17页 |
3.实验型腰椎间盘突出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4.腰椎突出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的判定 | 第19页 |
4.1 各组大鼠行为学观察 | 第19页 |
4.2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 | 第19页 |
5.给药方案 | 第19-20页 |
6.标本收集和保存 | 第20页 |
7.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0页 |
8.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21-31页 |
1.各组大鼠行为学观察结果 | 第21页 |
2.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 第21-22页 |
3.各组大鼠造模后椎间盘突出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22-25页 |
4.RT-PCR在四个不同时间点IKK-βRNA表达情况 | 第25-27页 |
5.IHC检测TNF-α在四不同三个时间点的表达 | 第27-31页 |
四、讨论 | 第31-37页 |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及发病趋势 | 第31页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 | 第31-32页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IKK-β、NF-κB信号通路及TNF-α的关系 | 第32-33页 |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 第33-35页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第33页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式与优势 | 第33-34页 |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肝主筋”理论 | 第34-35页 |
3.补肝健腰方的组方分析 | 第35页 |
4.实验阳性药物的选择 | 第35页 |
5.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五、结论 | 第37-38页 |
六、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1.问题 | 第38页 |
2.展望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录 | 第46-64页 |
附录一 :HE染色具体操作方法 | 第47-48页 |
附录二 :免疫组化法具体操作操作方法 | 第48-50页 |
附录三 :实时荧光法具体操作方法 | 第50-53页 |
附录四 :论文综述 | 第5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