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用壳聚糖改善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锂-硫电池简介第12-14页
        1.1.1 锂-硫电池的放电机制第12-13页
        1.1.2 锂-硫电池面临的挑战第13-14页
    1.2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第14-22页
        1.2.1 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2 隔膜材料研究进展第18-21页
        1.2.3 粘合剂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28页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第24-25页
        2.1.1 实验原料第24页
        2.1.2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 硫正极和改性隔膜的制备第25-26页
        2.2.1 硫正极的制备第25页
        2.2.3 改性隔膜的制备第25-26页
    2.3 电池组装第26页
    2.4 表征方法第26-28页
        2.4.1 电池充放电测试第26页
        2.4.2 循环伏安测试第26页
        2.4.3 交流阻抗测试第26页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6-27页
        2.4.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8-56页
    3.1 壳聚糖作为锂-硫电池功能添加剂可行性分析第28-32页
        3.1.1 明胶为粘合剂硫正极第28-29页
        3.1.2 壳聚糖对多硫化锂的吸附性能分析第29-32页
        3.1.3 小结第32页
    3.2 壳聚糖作为硫正极添加剂第32-39页
        3.2.1 壳聚糖对硫正极形貌的影响第33-35页
        3.2.2 壳聚糖对硫正极性能的影响第35-39页
        3.2.3 小结第39页
    3.3 壳聚糖改性隔膜的设计制备第39-56页
        3.3.1 改性隔膜对放电过程的影响第40-41页
        3.3.2 改性隔膜形貌表征第41-44页
        3.3.3 改性隔膜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4-49页
        3.3.4 放电过程研究第49-55页
        3.3.5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63-64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在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激励信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