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 | 第15-16页 |
1.3.2 不同演替阶段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16页 |
1.3.3 化学计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 第16-17页 |
1.3.4 植物器官化学计量的特征 | 第17页 |
1.3.5 土壤对植物化学计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6 目前开展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2.1 土壤和植物样品采集 | 第22-23页 |
2.2.2 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2.3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6页 |
3.1 不同坡位土壤C、N、P的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 | 第24-28页 |
3.1.1 土壤C、N、P元素含量 | 第24-26页 |
3.1.2 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 | 第26页 |
3.1.3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间的相关关系 | 第26-27页 |
3.1.4 讨论 | 第27-28页 |
3.2 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 | 第28-32页 |
3.2.1 土壤C、N、P含量的季节动态 | 第28页 |
3.2.2 土壤C、N、P化学特征的季节动态 | 第28-31页 |
3.2.3 土壤C、N、P含量与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 | 第31页 |
3.2.4 讨论 | 第31-32页 |
3.3 桢楠叶片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季节动态 | 第32-34页 |
3.3.1 叶片C、N、P含量的季节动态 | 第32页 |
3.3.2 叶片C、N、P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 | 第32-33页 |
3.3.3 叶片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 | 第33-34页 |
3.3.4 讨论 | 第34页 |
3.4 灌草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 | 第34-38页 |
3.4.1 灌草C、N、P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 | 第34-35页 |
3.4.2 灌草C、N、P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 | 第35-37页 |
3.4.3 灌草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 | 第37-38页 |
3.4.4 讨论 | 第38页 |
3.5 土壤、叶片和灌草之间C、N、P相关性分析 | 第38-46页 |
3.5.1 土壤、叶片和灌草的养分含量特征 | 第39页 |
3.5.2 不同坡位土壤和桢楠叶片的C、N、P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3.5.3 不同坡位土壤和灌草的C、N、P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3.5.4 桢楠叶片和灌草的C、N、P相关性分析 | 第41-44页 |
3.5.5 讨论 | 第44-46页 |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