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匍匐茎发育特性、二倍体野生种与四倍体栽培种块茎差异蛋白质组研究

摘要第3-5页
Summary第5-6页
缩略词表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马铃薯匍匐茎发育的研究进展第9-13页
        1.1.1 马铃薯匍匐茎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研究第9-11页
        1.1.2 马铃薯匍匐茎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1-13页
    1.2 马铃薯野生种在育种中的重要性第13-14页
        1.2.1 野生种第13-14页
        1.2.2 马铃薯野生种基因渐渗第14页
    1.3 马铃薯种间块茎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第16-46页
    2.1 前言第1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6-24页
        2.2.1 试验材料第16页
        2.2.2 材料培养第16-17页
        2.2.3 试验方法第17页
        2.2.4 试剂和仪器第17-18页
        2.2.5 溶液配制第18-21页
        2.2.6 蛋白质分析第21-23页
        2.2.7 数据分析第23-2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4-39页
        2.3.1 马铃薯匍匐茎长度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第24-26页
        2.3.2 马铃薯倍性间块茎形态特征差异第26-27页
        2.3.3 马铃薯二倍体野生种和四倍体栽培种块茎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第27-39页
    2.4 讨论第39-44页
        2.4.1 不同品种间马铃薯匍匐茎长度差异分析第39-40页
        2.4.2 马铃薯二倍体野生种与四倍体栽培种块茎差异分析第40-41页
        2.4.3 马铃薯二倍体野生种与四倍体栽培种块茎差异蛋白质第41-44页
    2.5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5页
致谢第55-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导师简介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量元素不同稳态水平下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发育模式分析
下一篇:松材线虫的形态学观察及细菌对松材线虫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