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自我个性表达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 第14-22页 |
第一节 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 第14-17页 |
一、正确的思想政治觉悟 | 第14-15页 |
二、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 | 第15页 |
三、优秀的专业素质表达 | 第15-16页 |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支撑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个性化表达的要求 | 第17-22页 |
一、个性化表达要求实事求是 | 第17页 |
二、个性化表达要求独具特色 | 第17-18页 |
三、个性化表达要求合情合理 | 第18-19页 |
四、个性化表达要求恰到好处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自我个性表达的成功范例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欧阳夏丹:清新脱俗的个性化表达 | 第22-25页 |
一、欧阳夏丹清新脱俗的个人特色 | 第22-23页 |
二、欧阳夏丹在《共同关注》中的个性化体现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李文静:弃伪从真的个性化表达 | 第25-27页 |
一、李文静弃伪从真的个人特色 | 第25-26页 |
二、李文静在《新闻直播间》中的个性化体现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白岩松:辩口利辞的个性化表达 | 第27-30页 |
一、白岩松辩口利辞的个人特色 | 第27-28页 |
二、白岩松在《新闻周刊》中的个性化体现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自我个性表达的禁忌和意义 | 第30-36页 |
第一节 个性化表达的禁忌 | 第30-33页 |
一、个性化表达不可“哗众取宠” | 第30-31页 |
二、个性化表达不可“人云亦云” | 第31页 |
三、个性化表达不可“背道而驰” | 第31-32页 |
四、个性化表达不可“肆意妄为”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个性化表达的意义 | 第33-36页 |
一、更好的促进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 | 第33页 |
二、更好的促进品牌栏目的诞生 | 第33-34页 |
三、更好的促进电视传媒事业的发展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