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非线性行为分析及其控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9页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6-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8-9页
第二章 次同步振荡的基本理论第9-24页
    2.1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数学模型第9-13页
        2.1.1 轴系分段集中质量弹簧模型第9-11页
        2.1.2 轴系联系质量弹簧模型第11-13页
    2.2 次同步振荡相关术语及定义第13-16页
    2.3 次同步振荡基本原理与分类第16-23页
        2.3.1 异步发电机效应第16-18页
        2.3.2 轴系扭转相互作用第18-22页
        2.3.3 轴系扭矩放大作用第22页
        2.3.4 电气装置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第22-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第24-42页
    3.1 次同步振荡的基本方法概述第24-29页
        3.1.1 机组作用系数分析法第24-26页
        3.1.2 频率扫描法第26页
        3.1.3 时域仿真分析法第26-27页
        3.1.4 特征结构分析法第27页
        3.1.5 复转矩系数分析法第27-28页
        3.1.6 基于微分动力学系统分岔理论的分析法第28-29页
    3.2 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时域仿真第29-34页
        3.2.1 PSCAD/EMTDC简介第29-30页
        3.2.2 基于PSCAD/EMTDC的次同步振荡图形化建模和仿真第30-34页
    3.3 HVDC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复转矩系数分析第34-39页
        3.3.1 HVDC系统的基本模型第34-36页
        3.3.2 系统的复转矩系数分析第36-39页
    3.4 基于分岔理论的次同步振荡分析简述第39-40页
    3.5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HVDC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及其控制第42-60页
    4.1 HVDC及其控制系统第42-45页
        4.1.1 定电流控制第42-43页
        4.1.2 定电压控制第43-44页
        4.1.3 定关断角控制第44-45页
    4.2 次同步电气在交直流侧的传递关系第45-48页
        4.2.1 换相过程的开关函数描述第45页
        4.2.2 次同步电气量从交流侧到直流侧的传递第45-47页
        4.2.3 直流侧扰动向交流侧的传递第47页
        4.2.4 交直流系统中的扭振相互作用第47-48页
    4.3 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第48-52页
        4.3.1 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第50-52页
        4.3.2 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第52页
    4.4 仿真分析第52-58页
        4.4.1 仿真系统模型第52-53页
        4.4.2 次同步振荡时域仿真过程第53-57页
        4.4.3 增益K对次同步振荡抑制的影响第57-58页
    4.5 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1页
    5.1 全文总结第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rebrolysin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