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导言第9-11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9-11页
        1.2.1 研究方法第9-10页
        1.2.2 创新之处第10-11页
2 P2P网络借贷概述第11-21页
    2.1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第11-13页
        2.1.1 准入门槛低第11-12页
        2.1.2 借贷主体广泛第12页
        2.1.3 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第12-13页
        2.1.4 交易方式简便第13页
        2.1.5 依托互联网技术与信用评价第13页
    2.2 P2P网络借贷的历史渊源第13-15页
        2.2.1 P2P网络借贷的产生第13-14页
        2.2.2 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发展第14-15页
    2.3 P2P网络借贷包含的法律关系第15-17页
        2.3.1 居间合同关系第15页
        2.3.2 借贷法律关系第15-16页
        2.3.3 担保法律关系第16-17页
        2.3.4 保管合同关系第17页
    2.4 P2P网贷平台与其他借贷机构的比较第17-21页
3 P2P网络借贷模式及风险第21-29页
    3.1 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第21-25页
        3.1.1 单纯中介型第21-22页
        3.1.2 复合中介型第22-24页
        3.1.3 非盈利公益型第24-25页
    3.2 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类型化分析第25-29页
        3.2.1 贷款人引发的风险第25-26页
        3.2.2 平台自身引发的风险第26-27页
        3.2.3 担保方引发的信用风险第27-28页
        3.2.4 投资人引发的洗钱风险第28-29页
4 域外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的考察与启示—以英美为例第29-36页
    4.1 英美网络借贷法律规制实践第29-35页
        4.1.1 明确网贷身份第29-30页
        4.1.2 设置行业准入门槛第30-31页
        4.1.3 多重法律规制第31-34页
        4.1.4 专门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第34页
        4.1.5 健全网贷征信体系第34页
        4.1.6 自律组织补充监管第34-35页
    4.2 启示第35-36页
5 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的构想第36-44页
    5.1 我国P2P网贷法律规制的不足第36-37页
        5.1.1 法律身份存疑第36页
        5.1.2 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第36-37页
    5.2 构建我国P2P网贷法律规制建议第37-44页
        5.2.1 确立网贷身份,划定行业边界第37-38页
        5.2.2 现行法律规制与补充立法并重第38页
        5.2.3 提高P2P网贷市场准入门槛第38-39页
        5.2.4 分类监管P2P网贷日常运营第39-40页
        5.2.5 建立P2P网贷退出机制第40-41页
        5.2.6 完善P2P网贷信用法律体系第41-42页
        5.2.7 设立网贷行业自律组织第42-44页
6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界面视角下乡村社区整合研究--以新郑市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网络犯罪之立法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