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7-15页 |
1.1 河豚毒素的研究 | 第7-11页 |
1.2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2.1 材料 | 第15-17页 |
2.2 方法 | 第17-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3.1 河豚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 第22页 |
3.2 抗河豚毒素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 第22-23页 |
3.3 河豚毒素FPIA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23-25页 |
3.4 河豚毒素竞争性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5-26页 |
3.5 标准回收率试验 | 第26-28页 |
4 讨论 | 第28-31页 |
4.1 杂交瘤细胞培养 | 第28页 |
4.2 影响腹水产量的因素 | 第28-29页 |
4.3 抗河豚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29页 |
4.4 Tracer的合成与鉴定 | 第29页 |
4.5 河豚毒素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9-31页 |
5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