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一)丰富低碳经济研究理论 | 第10页 |
(二)弥补低碳技术法制研究的不足 | 第10-11页 |
(三)有利于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的水平和竞争力 | 第11页 |
(四)有利于我国加快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 第11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二)交叉研究法 | 第11-12页 |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 | 第12页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12页 |
四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政府管理与低碳技术创新 | 第12-13页 |
(二)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研究 | 第13-14页 |
(三)低碳技术应用的相关制度和难题 | 第14-15页 |
(四)低碳法治 | 第15-16页 |
(五)技术生命周期视角的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 | 第16-17页 |
五 本文主要创新 | 第17-18页 |
(一)选题创新 | 第17页 |
(二)内容创新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一 低碳技术概念 | 第18页 |
二 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 | 第18-21页 |
(一)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三 低碳经济 | 第21-22页 |
四 低碳法制 | 第22-23页 |
五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低碳技术的生命周期及阶段性特征 | 第25-28页 |
一 低碳技术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第25-26页 |
二 低碳技术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法律制度的基本状况 | 第28-36页 |
一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法律制度现状 | 第28-31页 |
二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一)缺乏统领性 | 第31-33页 |
(二)未体现阶段性 | 第33-34页 |
(三)缺乏针对性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法律制度 | 第36-45页 |
一 生命周期下低碳技术法律制度的总体思路 | 第36-38页 |
二 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围绕技术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 | 第38-45页 |
(一)萌芽期的低碳技术法律制度 | 第38-40页 |
(二)成长期的低碳技术法律制度 | 第40-41页 |
(三)成熟期的低碳技术法律制度 | 第41-43页 |
(四)衰退期的低碳技术法律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