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现场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ASHP的低环温适应性 | 第13-14页 |
1.2.2 ASHPHS的运行控制 | 第14-15页 |
1.2.3 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现场试验方法 | 第19-32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北京现场试验 | 第19-20页 |
2.1.2 沈阳现场试验 | 第20-21页 |
2.2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设备信息 | 第21-26页 |
2.2.1 北京现场试验设备情况 | 第21-23页 |
2.2.2 沈阳现场试验设备情况 | 第23-25页 |
2.2.3 其它供暖设备情况 | 第25-26页 |
2.3 现场试验方案制定 | 第26-30页 |
2.3.1 现场试验目的和原理 | 第26-27页 |
2.3.2 实测方案 | 第27-28页 |
2.3.3 测试仪表 | 第28-30页 |
2.4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第30-31页 |
2.4.1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2.4.2 误差分析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ASHPHS供暖季运行性能现场试验 | 第32-53页 |
3.1 ASHPHS运行原理和特点 | 第32-36页 |
3.1.1 ASHPHS供暖系统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3.1.2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范围 | 第33-34页 |
3.1.3 压缩机动态并联容量调节 | 第34-35页 |
3.1.4 ASHPHS运行控制特点 | 第35-36页 |
3.2 现场试验室外气象条件 | 第36-41页 |
3.2.1 北京现场试验 | 第36-39页 |
3.2.2 沈阳现场试验 | 第39-41页 |
3.3 北京典型日供暖现场试验情况 | 第41-44页 |
3.3.1 供暖效果 | 第41-42页 |
3.3.2 性能情况 | 第42-44页 |
3.4 北京供暖季现场试验 | 第44-47页 |
3.4.1 运行情况分析 | 第44-46页 |
3.4.2 一次能源利用率 | 第46-47页 |
3.5 沈阳现场运行情况 | 第47-49页 |
3.6 负荷率变化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3.6.1 压缩机总运行时间对性能影响 | 第49-51页 |
3.6.2 压缩机运行台数对性能影响 | 第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末端调控现场试验 | 第53-69页 |
4.1 末端调控系统热负荷变化 | 第53-56页 |
4.1.1 室温设定 | 第53-54页 |
4.1.2 DeST能耗模拟结果 | 第54-56页 |
4.2 末端调控现场试验 | 第56-61页 |
4.2.1 系统布置形式 | 第56-57页 |
4.2.2 房间温度变化 | 第57-58页 |
4.2.3 供回水温度和流量变化情况 | 第58-60页 |
4.2.4 供热量变化 | 第60-61页 |
4.2.5 COP变化 | 第61页 |
4.3 负荷侧变流量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整个供暖季末端调控效果 | 第63-68页 |
4.4.1 供热量分析 | 第63-65页 |
4.4.2 耗电量分析 | 第65-66页 |
4.4.3 系统能效比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输配调节现场试验 | 第69-85页 |
5.1 ASHPHS变温差控制机理 | 第69-70页 |
5.2 管网水力计算模型 | 第70-73页 |
5.2.1 管网阻抗计算 | 第70-71页 |
5.2.2 水泵运行特性 | 第71-73页 |
5.2.3 压差旁通阀阻力特性 | 第73页 |
5.3 变流量运行整体性能理论分析 | 第73-78页 |
5.3.1 计算参数和条件 | 第73-74页 |
5.3.2 供暖水系统运行特性 | 第74-78页 |
5.4 循环水泵温差控制逻辑研究 | 第78-81页 |
5.4.1 改进前的温差控制逻辑 | 第78-80页 |
5.4.2 改进后的温差控制逻辑 | 第80-81页 |
5.5 输配调节试验结果 | 第81-84页 |
5.5.1 水泵变频节能效果 | 第81-82页 |
5.5.2 热源侧变流量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 第82-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