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7-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20页 |
1.1.1 国际背景 | 第17-19页 |
1.1.2 国内背景 | 第19-2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21-31页 |
1.3.1 日本FTA战略研究 | 第21-24页 |
1.3.2 韩国FTA战略研究 | 第24-27页 |
1.3.3 中国FTA战略研究 | 第27-29页 |
1.3.4 日韩FTA战略比较研究 | 第29-30页 |
1.3.5 对研究综述的评述 | 第30-31页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1.4.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32-35页 |
第2章 FTA的一般概述和相关理论 | 第35-53页 |
2.1 FTA的一般概述 | 第35-39页 |
2.1.1 FTA的概念及制度依据 | 第35-36页 |
2.1.2 FTA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 第36-38页 |
2.1.3 FTA的发展特点 | 第38-39页 |
2.2 FTA相关理论 | 第39-53页 |
2.2.1 关税同盟理论 | 第39-43页 |
2.2.2 非传统收益理论 | 第43-46页 |
2.2.3 轮轴-辐条理论 | 第46-49页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第49-53页 |
第3章 日韩FTA战略历史演变比较 | 第53-65页 |
3.1 日本FTA战略历史演变 | 第53-57页 |
3.1.1 起步阶段(1999-2002年)—被动推进FTA | 第53-54页 |
3.1.2 加快推进阶段(2002-2010年)—积极构建东亚共同体 | 第54-55页 |
3.1.3 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重视亚太,推进超级FTA | 第55-57页 |
3.2 韩国FTA战略历史演变 | 第57-62页 |
3.2.1 起步阶段(1998-2003年)—保守推进FTA | 第57-58页 |
3.2.2 加快推进阶段(2003-2013年)—与主要经济体签署高水平FTA | 第58-60页 |
3.2.3 提升阶段(2013年-至今)—发挥“核心轴”作用 | 第60-62页 |
3.3 FTA战略历史演变的比较 | 第62-65页 |
3.3.1 战略转变的节点大致相同 | 第62页 |
3.3.2 起步阶段对战略形成的推动力量不同 | 第62-63页 |
3.3.3 加快推进阶段韩国FTA发展速度赶超日本 | 第63-64页 |
3.3.4 战略提升阶段均重视超级FTA | 第64-65页 |
第4章 日韩FTA战略目标及战略内容比较 | 第65-97页 |
4.1 FTA战略目标比较 | 第65-70页 |
4.1.1 战略目标多元化 | 第65-68页 |
4.1.2 日韩两国都重视经济目标 | 第68-69页 |
4.1.3 日本较韩国更重视非经济目标 | 第69-70页 |
4.2 FTA战略伙伴选择比较 | 第70-77页 |
4.2.1 战略伙伴的选择标准多样化 | 第70-73页 |
4.2.2 日本主要战略伙伴由小国向主要经济体转变 | 第73-76页 |
4.2.3 韩国主要战略伙伴由主要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延伸 | 第76-77页 |
4.3 FTA范围比较 | 第77-83页 |
4.3.1 均突破传统FTA范围 | 第77-79页 |
4.3.2 日本的FTA范围更加广泛 | 第79-83页 |
4.4 FTA自由化水平比较 | 第83-97页 |
4.4.1 工业、服务业、投资领域自由化水平较高 | 第83-91页 |
4.4.2 日本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低于韩国 | 第91-97页 |
第5章 日韩FTA战略措施比较 | 第97-113页 |
5.1 FTA战略推进方式比较 | 第97-101页 |
5.1.1 起步阶段两国均采取先易后难方式 | 第97-98页 |
5.1.2 加快推进阶段韩国与主要经济体采取同时多发方式 | 第98-100页 |
5.1.3 战略提升阶段日本加强同时多发方式 | 第100-101页 |
5.2 FTA战略推进体制的比较 | 第101-108页 |
5.2.1 均设推进FTA战略的专门机构 | 第101-103页 |
5.2.2 韩国FTA推进程序制度化 | 第103-104页 |
5.2.3 日本FTA推进体制的效率低于韩国 | 第104-108页 |
5.3 FTA相关国内援助政策的比较 | 第108-113页 |
5.3.1 两国均以农林水产业为主要援助对象 | 第108-109页 |
5.3.2 日本的FTA相关国内援助政策滞后 | 第109-111页 |
5.3.3 韩国的FTA相关国内援助政策更加全面 | 第111-113页 |
第6章 日韩FTA战略推进效果比较及原因 | 第113-161页 |
6.1 FTA战略贸易效应比较 | 第113-134页 |
6.1.1 日韩与FTA伙伴的贸易动态 | 第113-122页 |
6.1.2 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122-134页 |
6.2 FTA战略推进的其他效果比较 | 第134-150页 |
6.2.1 已生效FTA对象国数量 | 第134-140页 |
6.2.2 企业的FTA利用率 | 第140-146页 |
6.2.3 FTA的贸易覆盖率 | 第146-148页 |
6.2.4 FTA非经济效果 | 第148-150页 |
6.3 日本FTA战略推进效果不如韩国的深层原因 | 第150-161页 |
6.3.1 日本的FTA政策决策效率低下 | 第150-151页 |
6.3.2 日本农产品市场开放遇较大阻力 | 第151-154页 |
6.3.3 日本的关税减让空间较小 | 第154-155页 |
6.3.4 日本实施牵制中国的战略 | 第155-158页 |
6.3.5 韩国更加重视国民及企业的支持 | 第158-161页 |
第7章 日韩FTA战略发展趋势比较 | 第161-187页 |
7.1 日本FTA战略发展趋势 | 第161-172页 |
7.1.1 推动CPTPP早日生效 | 第161-164页 |
7.1.2 尽早缔结日本-欧盟FTA | 第164-166页 |
7.1.3 谋求主导RCEP | 第166-167页 |
7.1.4 争取高水平中日韩FTA | 第167-169页 |
7.1.5 冷处理日美FTA,促使美国加入CPTPP | 第169-172页 |
7.2 韩国FTA战略发展趋势 | 第172-183页 |
7.2.1 文在寅政府继续推进自由贸易政策 | 第172-173页 |
7.2.2 比起RCEP会更重视中日韩FTA | 第173-174页 |
7.2.3 全力应对韩美FTA修订谈判 | 第174-178页 |
7.2.4 面对英国脱欧,准备修订韩欧FTA及签署韩英FTA | 第178-181页 |
7.2.5 重视与新兴经济体签署FTA | 第181-183页 |
7.3 FTA战略发展趋势的比较 | 第183-187页 |
7.3.1 RCEP和CPTPP的优先顺序不同 | 第183-184页 |
7.3.2 均重视主要经济体,但韩国越发重视新兴经济体 | 第184-185页 |
7.3.3 日本的FTA贸易覆盖率有望赶超韩国 | 第185-187页 |
第8章 日韩FTA战略对中国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 第187-211页 |
8.1 中国FTA战略的历史演变、推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7-196页 |
8.1.1 中国FTA战略的历史演变 | 第187-189页 |
8.1.2 中国FTA战略的推进现状 | 第189-192页 |
8.1.3 中国FTA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192-196页 |
8.2 日韩FTA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第196-203页 |
8.2.1 日韩FTA战略的经验 | 第196-199页 |
8.2.2 对中国的启示 | 第199-203页 |
8.3 对策建议 | 第203-211页 |
8.3.1 主导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203-206页 |
8.3.2 有序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FTA | 第206-207页 |
8.3.3 重视与大型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FTA | 第207-208页 |
8.3.4 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 第208-211页 |
结论 | 第211-213页 |
参考文献 | 第213-227页 |
附录 | 第227-2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241-243页 |
致谢 | 第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