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非传统材料在现代中式家具应用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外设计现状 | 第16-18页 |
1.2.4 国内设计现状 | 第18-21页 |
1.2.5 国内外设计现状比较分析 | 第21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1-22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1.4 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1.5 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现代中式家具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5-37页 |
2.1 现代中式家具的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2.2 非传统材料的界定与研究 | 第26-29页 |
2.3 现代中式家具的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2.3.1 现代中式家具的材料使用情况 | 第30页 |
2.3.2 现代中式家具的市场概况 | 第30-32页 |
2.4 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现状 | 第32-36页 |
2.4.1 现代中式家具的造型设计分析 | 第32-34页 |
2.4.2 现代中式家具的材料应用分析 | 第34-35页 |
2.4.3 现代中式家具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2.4.4 现代中式家具的装饰范式分析 | 第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现代生活方式对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及材料的影响 | 第37-45页 |
3.1 现代生活方式对现代中式家具造型的设计影响 | 第37-40页 |
3.2 现代生活方式对现代中式家具装饰的艺术影响 | 第40-41页 |
3.3 现代生活方式对现代中式家具结构的特征影响 | 第41-42页 |
3.4 现代生活方式对现代中式家具材料的选用影响 | 第42-43页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非传统材料在现代中式家具中的表现形式 | 第45-59页 |
4.1 非传统材料对于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语境 | 第45-48页 |
4.1.1 非传统材料在生态设计中的价值 | 第45-47页 |
4.1.2 非传统材料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 | 第47-48页 |
4.2 非传统材料在现代中式家具中使用的特性与语义 | 第48-58页 |
4.2.1 金属的材料特性与表现效果 | 第48-50页 |
4.2.2 树脂的材料特性与表现效果 | 第50-51页 |
4.2.3 布艺的材料特性与表现效果 | 第51-53页 |
4.2.4 玻璃的材料特性与表现效果 | 第53页 |
4.2.5 陶瓷的材料特性与表现效果 | 第53-55页 |
4.2.6 竹的材料特性表现效果 | 第55-58页 |
4.3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非传统材料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设计应用 | 第59-101页 |
5.1 树脂材料与竹材在现代中式家具中的设计应用 | 第59-77页 |
5.1.1 “烟雨江南”系列家具设计理念 | 第59-69页 |
5.1.2 树脂在“烟雨江南”系列家具中的设计表达 | 第69页 |
5.1.3 竹材在“烟雨江南”系列家具中的设计表达 | 第69-70页 |
5.1.4 设计图展示 | 第70-74页 |
5.1.5 相关设计图展示 | 第74-77页 |
5.2 树脂材料与金属材料在现代中式家具中的设计应用 | 第77-90页 |
5.2.1 “雾罩远山”系列家具的设计理念 | 第77-85页 |
5.2.2 树脂材料在“雾罩远山”系列家具中的设计表达 | 第85页 |
5.2.3 金属材料在“雾罩远山”系列家具中的设计表达 | 第85页 |
5.2.4 设计图展示 | 第85-88页 |
5.2.5 其他效果图展示 | 第88-90页 |
5.3 竹材与陶瓷材料在现代中式家具中的设计应用 | 第90-95页 |
5.3.1 “竹海瓷韵”系列家具的设计理念 | 第90-93页 |
5.3.2 橡木在“竹海瓷韵”系列家具中的设计表达 | 第93页 |
5.3.3 陶瓷在“竹海瓷韵”系列家具中的设计表达 | 第93页 |
5.3.4 设计图展示 | 第93-95页 |
5.4 石材与木材在现代中式家具中的设计应用 | 第95-101页 |
5.4.1 “金石忆仟”系列家具的设计理念 | 第95-97页 |
5.4.2 石材在“金石忆仟”系列家具中的设计表现 | 第97-98页 |
5.4.3 设计图展示 | 第98-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结论 | 第101-102页 |
6.2 展望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奖目录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