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机械构件电化学去毛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毛刺的形成 | 第8-11页 |
1.1.2 毛刺存在的危害 | 第11-12页 |
1.2 去毛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电化学去毛刺的特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电化学加工的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电化学加工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1.1 电化学加工的原理 | 第17-18页 |
2.1.2 电解加工 | 第18页 |
2.1.3 法拉第定律 | 第18-20页 |
2.2 影响电解加工快慢的因素 | 第20-21页 |
2.2.1 电流密度 | 第20页 |
2.2.2 加工间隙 | 第20-21页 |
2.2.3 加工电压 | 第21页 |
2.2.4 金属零件的固有属性 | 第21页 |
2.3 电解加工系统 | 第21-25页 |
2.3.1 电解液系统 | 第22-25页 |
2.3.2 直流/脉冲电源 | 第25页 |
2.3.3 电解设备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电化学去毛刺电流密度分布及数学模型构建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电化学去毛刺的原理 | 第26-27页 |
3.3 毛刺部位电场及电流密度分布 | 第27-31页 |
3.3.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设定 | 第28-29页 |
3.3.2 网格的划分 | 第29-30页 |
3.3.3 施加载荷 | 第30页 |
3.3.4 运算及结果 | 第30-31页 |
3.4 数学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3.5 电化学去毛刺数值分析 | 第33-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电化学去毛刺装置设计 | 第38-46页 |
4.1 工具阴极 | 第38-42页 |
4.1.1 阴极的分类 | 第38-39页 |
4.1.2 阴极的设计准则 | 第39-42页 |
4.2 工装夹具 | 第42-43页 |
4.2.1 工装夹具的要求 | 第42-43页 |
4.2.2 工装夹具的设计 | 第43页 |
4.3 电源 | 第43-44页 |
4.4 电解槽的选择 | 第44页 |
4.5 电解液循环系统 | 第44-45页 |
4.6 整体装置设计 | 第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电化学去毛刺的加工实验与结果 | 第46-60页 |
5.1 试样毛刺分布 | 第46-47页 |
5.2 电化学去毛刺加工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5.3 实验前后的尺寸对比 | 第50-57页 |
5.3.1 实验前 | 第51页 |
5.3.2 实验后 | 第51-57页 |
5.4 实验后表面形貌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