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保护区域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信息论研究基础第9-11页
    1.2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性第11-12页
    1.3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17页
第二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概述第17-29页
    2.1 无线多跳网络的比较第17-19页
        2.1.1 无线自组织网络第17-18页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第18-19页
        2.1.3 无线网状网第19页
    2.2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介绍第19-23页
        2.2.1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定义第20页
        2.2.2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点第20-21页
        2.2.3 无线自组织网络层次结构第21-23页
    2.3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相关技术第23-27页
        2.3.1 信道接入技术第23-25页
        2.3.2 跨层设计第25页
        2.3.3 能量功率控制第25-26页
        2.3.4 QoS和安全保证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性能的相关分析研究第29-43页
    3.1 无线自组织网络模型的建立第29-30页
        3.1.1 静态网络模型第29页
        3.1.2 通用传输模型第29-30页
    3.2 中继业务下的无线自组织网第30-34页
        3.2.1 传输时延第31-32页
        3.2.2 中继业务下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分析第32-34页
    3.3 混合无线自组织网络性能的研究第34-36页
        3.3.1 混合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定义第34页
        3.3.2 混合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点第34-35页
        3.3.3 混合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容量第35-36页
    3.4 基于超宽带技术的混合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研究第36-40页
        3.4.1 超宽带技术的特点第36-38页
        3.4.2 超宽带技术下混合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容量第38-40页
    3.5 提高无线自组织网络传输性能方法的总结第40-42页
        3.5.1 通过网络底层的技术第40-41页
        3.5.2 通过建立新的网络第41-42页
        3.5.3 网络容量与其他性能的结合第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设定保护区域的无线自组织网的研究第43-59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3-45页
    4.3 网络传输容量的上下界第45-51页
    4.4 最优保护区域半径的推导第51-53页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3-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各向异性光流场理论在脑MR配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版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历时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