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水溶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含天然氨基酸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 | 第11-15页 |
1.3 含其他生物配体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 | 第15-17页 |
1.4 亲水性聚合物修饰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 | 第17-19页 |
1.5 其他配体修饰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 | 第19-21页 |
1.6 不含过渡金属的水溶性CORMs | 第21-22页 |
1.7 水溶一氧化碳释放分子设计合成的挑战与研究策略 | 第22-26页 |
第2章 水溶性氨基酸Fc-CORM合成表征及CO缓释性能研究 | 第26-58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2 Fc-CORM1a-16a的合成方法和表征 | 第28-32页 |
2.2.3 Fc-CORM1a-16a的水溶性测试原理 | 第32-33页 |
2.2.4 Fc-CORM的单晶培养 | 第33页 |
2.2.5 肌红蛋白法测定CO缓释(光解释放和水解释放) | 第33-34页 |
2.2.6 CORMs与肌红蛋白的结合热测定 | 第34页 |
2.2.7 MTT法测定Fc-CORM对细胞的毒性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56页 |
2.3.1 Fc-CORM 1a-16a的合成路线分析 | 第35-36页 |
2.3.2 Fc-CORM 1a-16a的红外光谱研究 | 第36-37页 |
2.3.3 Fc-CORM 1a-16a的核磁共振光谱研究 | 第37-38页 |
2.3.4 Fc-CORM 4a晶体结构研究 | 第38-39页 |
2.3.5 Fc-CORM 1a-16a的水溶性研究 | 第39-41页 |
2.3.6 Fc-CORM 1a-16a的紫外光谱研究 | 第41-42页 |
2.3.7 Fc-CORM 1a-16a的CO缓释动力学研究(光解) | 第42-44页 |
2.3.8 Fc-CORM 1a-16a的CO光控释放的研究 | 第44-45页 |
2.3.9 Fc-CORM 1a-16a的CO缓释动力学研究(水解) | 第45-46页 |
2.3.10 Fc-CORM配合物结构、水溶性、水解释放之间的关系 | 第46-48页 |
2.3.11 Fc-CORM配合物结构、水溶性、光解释放之间的关系 | 第48-49页 |
2.3.12 Fc-CORM与肌红蛋白的结合作用 | 第49页 |
2.3.13 MTT法测定Fc-CORM对细胞的毒性 | 第49-5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3章 Fc-CORM钠盐的合成表征及CO缓释性能研究 | 第58-68页 |
3.1 引言 | 第58-5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9-62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59页 |
3.2.2 Fc-CORM钠盐的合成方法和表征 | 第59-61页 |
3.2.3 评价羰基金属化合物水溶性的方法 | 第61页 |
3.2.4 肌红蛋白法测定CO缓释动力学 | 第61-6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3.3.1 化合物1b-5b的合成路线分析 | 第62页 |
3.3.2 化合物1b-5b的红外光谱研究 | 第62-63页 |
3.3.3 化合物1b-5b核磁共振光谱研究 | 第63-64页 |
3.3.4 化合物1b-5b水溶性研究 | 第64-65页 |
3.3.5 化合物1b-5b水相降解CO释放研究 | 第65-66页 |
3.4 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水溶性Fc-PEG-CORM的合成表征及CO缓释性能研究 | 第68-78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2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69-70页 |
4.2.2 Fc-PEG-CORM的合成方法和表征 | 第70-71页 |
4.2.3 评价羰基金属化合物水溶性的方法 | 第71-72页 |
4.2.4 肌红蛋白法测定CO缓释动力学 | 第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6页 |
4.3.1 化合物1c-6c的合成路线分析 | 第72-73页 |
4.3.2 化合物1c-6c红外光谱研究 | 第73页 |
4.3.3 化合物1c-6c核磁共振光谱研究 | 第73-74页 |
4.3.4 化合物1c-6c水溶性研究 | 第74-75页 |
4.3.5 化合物1c-6c光解CO释放研究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Fc-CORM缓释机理研究 | 第78-98页 |
5.1 引言 | 第78-8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1-82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81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81-8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2-97页 |
5.3.1 FT-IR监测光解、水解释放一氧化碳历程研究 | 第82-83页 |
5.3.2 ~1H NMR监测光解历程研究 | 第83-84页 |
5.3.3 LC-MS监测光解、水解历程研究 | 第84-97页 |
5.4 小结 | 第97-98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2页 |
附录 | 第112-168页 |
致谢 | 第168-1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