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量子点的基本性质 | 第9-10页 |
1.2.1 量子尺寸效应 | 第9页 |
1.2.2 表面效应 | 第9页 |
1.2.3 小尺寸效应 | 第9-10页 |
1.2.4 量子隧道效应 | 第10页 |
1.2.5 介电限域效应 | 第10页 |
1.3 ZnS量子点概述 | 第10-15页 |
1.3.1 稀土元素掺杂ZnS量子点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2 过渡元素掺杂ZnS量子点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4 量子点的分类与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4.1 量子点的分类 | 第15-16页 |
1.4.2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1.5 量子点发光机理及应用 | 第17-19页 |
1.5.1 量子点发光机理 | 第17-18页 |
1.5.2 量子点应用 | 第18-19页 |
1.6 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6.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19-20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和量子点的表征测试方法、仪器 | 第21-25页 |
2.1 实验主要材料及试剂 | 第21页 |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1-22页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仪器 | 第22-25页 |
2.3.1 晶体测试原理和X射线衍射仪 | 第22-23页 |
2.3.2 荧光分光光度计 | 第23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3-24页 |
2.3.4 紫外分光光度计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单掺杂型ZnS量子点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 | 第25-4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单掺杂型ZnS量子点的合成与制备 | 第25-26页 |
3.3 单掺杂型ZnS量子点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26-40页 |
3.3.1 XRD分析 | 第26-27页 |
3.3.2 最佳制备工艺探究 | 第27-32页 |
3.3.3 Ce~(3+)掺杂对ZnS量子点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2-35页 |
3.3.4 In~(3+)掺杂对ZnS量子点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5 Mn~(2+)掺杂对ZnS量子点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 三种单掺杂型ZnS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对比 | 第40-41页 |
3.5 单掺杂型ZnS量子点的稳定性能研究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二元复合掺杂型ZnS量子点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 | 第43-52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二元复合掺杂型ZnS量子点的合成与制备 | 第43-44页 |
4.3 XRD分析 | 第44-45页 |
4.4 TEM分析 | 第45-46页 |
4.5 光学性能分析 | 第46-51页 |
4.5.1 二元复合掺杂型ZnS:Ce~(3+)/In~(3+)量子点光学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4.5.2 二元复合掺杂型ZnS:Mn~(2+)/Ce~(3+)量子点光学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4.5.3 二元复合掺杂型ZnS:Mn~(2+)/In~(3+)量子点光学性能分析 | 第49-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三元复合掺杂型ZnS量子点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 | 第52-63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三元复合掺杂型ZnS量子点的合成与制备 | 第52-53页 |
5.3 XRD分析 | 第53-54页 |
5.4 TEM分析 | 第54-55页 |
5.5 光学性能分析 | 第55-62页 |
5.5.1 Ce~(3+)掺杂ZnS:0.5In~(3+)/1.0Mn~(2+)量子点光学性能分析 | 第56-58页 |
5.5.2 In~(3+)掺杂ZnS:1.5Ce~(3+)/1.0Mn~(2+)量子点光学性能分析 | 第58-60页 |
5.5.3 Mn~(2+)掺杂ZnS:1.5Ce~(3+)/1.0In~(3+)量子点光学性能分析 | 第60-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6页 |
6.1 总结 | 第63-64页 |
6.2 创新点 | 第64-65页 |
6.3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