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高频微小载荷疲劳试验机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1.1 引言 | 第12页 |
| 1.2 传统疲劳试验机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3 国内外压电式高频疲劳试验机的现状 | 第17-21页 |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1-24页 |
|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疲劳机用压电振子分析与设计 | 第24-36页 |
| 2.1 压电材料概述 | 第24-28页 |
| 2.1.1 压电材料分类 | 第24-25页 |
| 2.1.2 压电效应 | 第25-26页 |
| 2.1.3 压电陶瓷参数 | 第26-28页 |
| 2.2 悬臂梁式双晶片压电振子 | 第28-33页 |
| 2.2.1 双晶片压电振子结构 | 第28-29页 |
| 2.2.2 双晶片压电振子原理 | 第29-33页 |
| 2.3 双晶片压电振子模态分析 | 第33-34页 |
| 2.4 压电振子的谐振频率特性 | 第34-3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疲劳机工作原理及设计 | 第36-46页 |
| 3.1 疲劳机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 3.2 疲劳机结构设计 | 第37-40页 |
| 3.2.1 疲劳机底座设计 | 第37页 |
| 3.2.2 升降平台设计 | 第37-38页 |
| 3.2.3 柔性铰链模块设计 | 第38-40页 |
| 3.3 疲劳机检测模块设计 | 第40-45页 |
| 3.3.1 载荷传感器选择 | 第40-44页 |
| 3.3.2 检测模块设计 | 第44-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疲劳机仿真分析与动力学分析 | 第46-62页 |
| 4.1 疲劳机模态分析 | 第46-51页 |
| 4.1.1 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46-47页 |
| 4.1.2 疲劳机模态仿真分析 | 第47-51页 |
| 4.2 疲劳机动力学分析 | 第51-57页 |
| 4.3 疲劳机相关参数确定 | 第57-60页 |
| 4.3.1 压电振子刚度确定 | 第57-59页 |
| 4.3.2 摆动梁刚度确定 | 第59-6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5章 疲劳机制作与实验研究 | 第62-70页 |
| 5.1 疲劳机制作 | 第62-63页 |
| 5.2 疲劳机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3-65页 |
| 5.2.1 输出端位移特性 | 第63-64页 |
| 5.2.2 输出端力值大小特性 | 第64-65页 |
| 5.3 试件的拉伸疲劳试验 | 第65-6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作者简介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